上海:努力打造民生档案工作新品牌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2:41来源(作者): 

努力打造民生档案工作新品牌

访上海市档案局局长吴辰

 

 

《上海·我们的故事——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图文展》自1月18日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展出以来,已吸引数千余人次参观,展览正值寒假期间,观展学生更是络绎不绝。除去贴近市情和重大活动等展览,上海市档案馆近年来推出的“档案馆日”、“东方讲坛”、“学生课堂”等活动在沪上备受瞩目。在服务保增长、保民生、促和谐等工作中,上海市档案局馆不断创新档案工作服务社会新手段,取得了可喜成绩。

  日前,就今后一段时期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上海市档案局局长吴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建立覆盖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将是今后一段时期上海档案部门的努力方向。吴辰认为,“两个体系”建设的提出,在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在档案工作的理念、目标、模式、方法等方面引发一系列变革。他说,“两个体系”建设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和认识。为了方便群众的利用,我们要打破壁垒,乐意与其他档案部门共建共享,以档案系统整体的力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并在档案事业的整体发展中得到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近年来,上海档案部门对档案服务民生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在“两个体系”建设提出后,更是高度重视。2008年年初提出“把加强民生档案工作作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抓好,努力打造上海民生档案工作的新品牌和新亮点”。

  吴辰指出,推进“两个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三个理念”。一是创新档案资源建设理念,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档案和档案管理的概念,开阔视野,联手各方,进一步牢固树立局馆工作和全市档案工作一盘棋的思想,打破围墙整合资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优势互补携手共进,激活档案管理体制机制,共建共享档案信息资源。二是创新档案开放利用理念,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和管理方式,适应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的查阅需求,主动了解政府出台的有关解决民生问题的各项政策规定,主动分析利用工作趋势,主动联系有关职能部门研究解决接待查阅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依托先进技术,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依法做好档案开放工作。三是创新档案公共服务理念,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档案主要为机关工作服务的理念,进一步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出发,从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出发,加大与各有关方面的合作力度,采取更贴近需求的手段和方式,多角度、多层面、多类型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力求在服务中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服务各个方面。

  由于资源分布等客观情况,“两个体系”建设落实的重点在区县以下的基层档案部门。吴辰认为,对于上海市档案局馆来说,缺乏资源不等于无所作为,而是要加强这项工作的宏观管理。他表示,我们将注重发挥主导、带动作用,研究制定本市推进民生档案工作的整体方案,建立覆盖市和区县各级涉民相关部门的民生档案登记、检查和考核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各涉民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民生档案工作联手推进机制,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促进民生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做好牵头协调工作,发挥市和区县的不同优势与特点,在全市协同上有所突破,实现档案信息的集聚和共享。

  吴辰指出,上海市档案局馆将就“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加强调研,试点推进。在档案资源整合方面,建立统一信息平台,加强市和区县的交流、互动,打破“自我保护”,使档案信息资源更加透明,从而扩大整合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在档案利用方面,将积极探索建立市和区县综合档案馆民生档案查阅“全市协同——就近受理”公共服务新模式,为百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真正做到便民、利民、惠民。

  谈及2009年的工作,吴辰指出,2009年上海市档案局馆主要任务是:深入推进国家档案局提出的“两个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新模式。重点工作主要有:推进筹建市档案馆新馆,围绕“两个体系”建设试点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工作,完成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和馆藏实体档案的普查任务,分步推进“城市数字记忆工程”建设,为庆祝上海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及世博会建档、宣传提供档案服务,完成现有库房安全设备改造任务,完善档案干部教育培训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