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面有“青春”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2:41来源(作者): 

在武警8683部队保密档案室里,三级士官朱宣桂干了整8年。

 

  有人说,档案就是一堆故纸。刚到保密档案室工作,朱宣桂也是这样想。但慢慢地他发现,档案是部队发展历程的见证,包含了一茬茬官兵的辛勤付出。认真阅览档案能让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

 

  观念往往是在不经意间转变的。朱宣桂渐渐迷恋上了档案保管工作——收集档案新的材料时,他一字字审阅,一处处纠错;对于旧档案上积的灰尘,他擦得干干净净;深夜忽然产生一些新想法,他随即起床记录,第二天就试着运用到工作中……他说,这样做是对单位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2002年,上级下发施行新的档案管理办法。单位给他临时调配了2名工作细致的战士帮忙,朱宣桂和助手们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旧档装订整理工作。归类、纠错、粘贴、裁切、文字录入、扫描、打印……工作刚开始时大家有条不紊,时间一长,就未免厌烦起来,毕竟,这是非常烦琐、乏味的事情。

 

  枯燥的工作能否变得充满乐趣?朱宣桂昼夜想着这个问题。一天上午,他正要给助手布置工作,脑子里突然迸发出一个念头,他随即将当天的任务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并附上几句鼓励的话,相互传看。结果,大家干劲十足,早早地完成了任务。

 

  渐渐地,朱宣桂和助手们把相互鼓励的话写成了一首首小诗,倾注进对档案的热爱。“档案啊档案/认识你真巧/你是那么真切/你是那么美好/记录了奋斗的火花/记载了战士的生涯……”他们共同创作的这首《与档案对话》的小诗还曾在报刊上发表。

 

  朱宣桂说,只要心中有爱,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出彩!上级配发了一套《武警部队档案管理系统》软件,他像着了迷似的全身心钻研软件的操作应用,几个月之后,现有档案信息全部录入并分类管理成功,比上级规定的完成时限整整提前了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