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的警钟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2:41来源(作者): 

3月3日,德国科隆市城市档案馆“轰”的一声坍塌,大批珍贵档案资料埋葬废墟之中。新华社援引科隆档案馆部门主任的话说:“我们今天损失的是摆放在总计18公里长档案架上的德国历史”。笔者闻之一惊,似警钟不绝于耳。

  档案记录人类文明,档案馆保存珍贵史料,这是当今世界之共识,中外档案界都视档案安全为事业之生命所在。科隆城市档案馆的坍塌,损失的不仅仅是一幢楼,损失的是城市的历史。曾经引以为傲的历史记忆竟然是如此的脆弱,世人在档案馆大楼坍塌刹那间的惊鸿一瞥中,猛然醒悟档案馆的重任在肩。

  科隆的损失是惨重的。震惊之余,亦是一身冷汗。他人之缺失篱笆,吾当修补为责,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环顾国内各地、各级档案馆、档案室的现状,存在的、潜在的问题,正或重或轻地影响着档案安全。如档案馆舍陈旧甚至破败,直接影响档案实体安全;必要的设施设备缺乏,使馆藏档案得不到科学保护;安全保卫措施不到位、人员不落实,档案储存重地的安全防范形同虚设。还有,其他部门单位挤占档案馆用房,国家档案多地分散管理,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等。重视并从根本上解决档案安全隐患,是当务之急。

  杭州市地铁修建过程中的坍塌惨状仍在人们的记忆中。据媒体分析,科隆城市档案馆的坍塌,是城市地铁修建松动地基所致。这又给我们敲了一声警钟。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建设,地铁工程、堤防工程、供水供电工程等纷纷上马,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档案馆舍的安全。各级政府和档案管理部门,要举一反三,排摸、分析可能导致地方档案馆舍安全的因素,未雨绸缪,把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中。

  去年以来,确保档案安全成为全国各级档案部门的共同行动。欣闻宁波、台州等地档案部门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展档案安全检查,消除隐患,建章立制,甚至寻求地方法规的保护。应该相信,只要警钟长鸣,社会和各级档案部门共同努力,齐心重视档案安全,就能避免科隆之类的惨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