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2:36来源(作者): 

   

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

杨冬权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7月27日,由中国档案学会、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2009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在北京开幕。这是自1992年海峡两岸首次举办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议以来的第18次会议。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冯鹤旺、中国文献影像技术协会副理事长董建伟、台湾中华档案暨资讯微缩管理学会理事长曹尔忠在开幕式上致辞。

  杨冬权在讲话中回顾了两岸档案学术交流18年历程后指出,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活动18年来从未间断的事实说明,这种交流符合两岸同业人员的愿望,有利于两岸档案暨缩微工作的发展,应该继续进行并不断扩大。杨冬权在讲话中引用唐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比喻当前海峡两岸的形势,他建议两岸档案工作者要搭建更加广阔的交流平台,把两岸档案学术交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探讨实现档案资源互利共享的更多途径。

  冯鹤旺代表中国档案学会欢迎远道而来的台湾同胞。他说,近年来,两岸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两岸同胞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更加频繁,两岸档案学术交流活动也出现了新的气象。交流内容不断丰富、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人员范围不断扩大、活动组织更加规范有序。我们希望两岸档案学会和广大档案工作者,与时俱进搭建更加广阔的良性互动的新平台,努力使这种民间交往向更加纵深方向发展。他相信通过两岸档案学会和档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为有效保护、开发两岸中华民族共同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做更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曹尔忠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在京举行有着重大的意义。他说,18年来,两岸交流日趋热络,两岸学术交流活动日见频繁,缅怀这18年的岁月,我们感念先贤先圣、档案界的先辈。是大家的共同努力创造了这样一个交流平台。相信通过大家互相学习,共同研讨提高,激出灿烂的思想火花,能够为在档案这个领域里传承中华文化作出努力。

  开幕式由中国档案学会秘书长付华主持。开幕式上,两岸档案工作者互赠了象征友谊与交流的纪念品。

    此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研讨的主题是:档案数字化与资源共享。在7月27日至28日的学术交流会上,两岸18位专家、学者分别就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与质量控制、数字档案馆的定位与发展、电子档案长期保存技术平台建设等主题做了大会发言。出席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活动的台湾档案工作者在京参观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并与档案界同仁进行了交流座谈。

  据悉,此次研讨会台湾代表团有28位团员,是历次交流活动中与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很多代表团成员还是自费出席。两岸学者100余人出席了交流活动,也创下了历次交流活动人数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