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权在安徽农产品安全档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2:36来源(作者): 

通过建立档案来规范社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在安徽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工作试点动员会上的讲话

 

 

今天这个会,从省到乡,各级领导都很重视。大家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个会呢?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关系农业生产、农民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关系人民健康、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十分重要。不但你们重视,我们国家档案局也很重视,所以我特意赶来参加这个会。我参加会的目的在于学习。学什么呢?不但是学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建什么、怎么建,更重要的是学档案工作怎样紧贴党和政府工作中心,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现实服务。
  通过参加这次会议,感到收获很大。

  第一,我看到了安徽省档案局和档案工作者的开拓精神。

  这几年安徽档案工作者不断开拓创新,在全国不断创造出好的经验。比如,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受到中央媒体的关注,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得到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以及全省各地、县领导的重视支持,取得很大成绩,在档案资源整合和共享利用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和成功的尝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使档案工作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又比如,在全省电子文件中心的建设方面,也率先示范,积极建设,取得很好的成绩,在全国产生示范作用。今年,他们又制定了《安徽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试行办法》,并认真调研,积极推广应用。今天这个会,就是他们的一个试点动员会。在全国,制定全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办法并在全省范围内普遍推行,安徽是先行的,是带头的,这是他们开拓创新精神的又一体现,在全国又将起到一个带头和领跑作用。这种围绕社会实际和群众需要、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而不断开拓档案工作新领域、不断创造档案工作服务新热点的创新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全国档案界学习,尤其值得在全国档案工作者中提倡和推广。

  第二,我看到了霍山县委、县政府很高的档案意识和对档案的重视。

  由县里的主要领导召集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各有关企业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档案人员,来动员建立某一个方面的档案,在全国不多见。这体现了霍山县委、县政府的档案意识非常高,对档案非常重视,善于通过建立某个方面的档案来提高某个方面的管理水平、推动某个方面的工作。这是值得我们向全国各地领导和各级领导推荐学习的。
  建立档案,不仅是为了将来写历史,把历史写真实,而首先是为了现在来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把现实工作搞得更好。这是我最近在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到这里看了以后,对档案的功能和作用的新理解,新认识。
  什么是档案呢?昨晚在合肥,见了你们的省委副书记王明方同志。他是东北人,向我讲起一件趣事:档案人员到农村,向农民宣传档案工作知识,没等工作人员讲完,一位老大妈抢过来说,嘿,听懂了,档案不就是办啥事都留个底儿吗?“办啥事留个底”,这位农村大妈的档案定义非常经典。通过建立档案,留下“底子”,可以对事、对人进行可追溯性检查,如果发现问题,不管过了多长时间,都可以根据档案,或者说根据“底子”,查出是哪个环节、哪个人出了什么样的问题。所以,通过建立档案可以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是记录农产品在生产种植、经营销售、储藏加工等各个环节质量的真实情况的,如果农产品质量有问题,就可以通过它来问责追究,予以纠正。这就可以使得每个环节的人都不敢不规范,不敢不小心,不敢违规用药、偷工减料或使杂掺假,这样,农产品的生产就规范了,农产品的质量就有保证、能提高,销售当中就有诚信了,消费者就放心满意了,时间一长,农产品就能成为信得过的品牌,农产品的竞争力就强,销路就会扩大,价格就会提高,跟着下来,农民的收入就涨,农业的产值就高,农村的发展就大,这样,档案就真正有利于“三农”了。去年我在湖北曾经看到,有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凭借自己建立的农产品档案,顺利地通过欧洲国家对他们出口农产品的检测检验,成功地使自己的农产品走上欧洲市场的货架,为农产品找到外销的广阔道路。有一个农业生产企业,通过建立农产品档案,使自己的产品获得“绿色食品”的认证,产品价格几倍于普通产品。还有的地方,每把蔬菜,每盒水果,都不但有生产档案,而且有自己的编码,消费中发生问题,管理者根据编码,就可以查出这一产品的生产地、生产人、生产日期和生产过程等。从这些可以看出,通过建立“从地头到灶头”的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生产者可以证明自己,管理者可以分清责任,消费者可以找到源头,对各方面都有利。
  其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不仅利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而且利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为什么呢?因为今年农产品的生产记录、销售记录,或者说生产、销售的“底子”,是可以为今后若干年的农产品生产或销售提供分析和研究的依据的,是可以长期用来研究农产品生产或销售规律的,对于农产品的科学生产、合理销售,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有着长远的好处、综合的好处。建立农产品档案所带来的好处,将远远大于它的投入。
  还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现在,农业的产业化、农产品的工业品化、农村的城市化、农民的市民化,已经是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把这一趋势在我国进一步推进和扩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体现在修新路、建新楼等村容村貌的改变,更重要还体现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工业品化等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人们生产观念、生产管理手段的改变。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本身正是农业产业化的产物,它的建立,无疑能够助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工业品化,并能够帮助人们转变农业生产观念,为人们提供新的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手段。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的建立,将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具有实质性内涵,更获得实质性推动。
  今天,霍山县领导召开这样的专门会议,这样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的建立,就是希望以此来规范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一条新型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之路,是通过规范管理、细化管理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一条现代化之路,是靠打造软件、深化内涵,而不是靠加大投入、多施化肥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一条科学化之路,是有别于过去粗放式管理的一条精细化农业之路。这种发展,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霍山是一个革命老区,但我从今天的会上,看到了老区人的新意识、新观念、新觉醒,看到了老区的新希望,坚信老区必将实现新崛起。

  第三,我看到了档案的普及。

  过去,我对档案的了解和理解,是停留在“人头档案”上,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档案袋,工作有变动、受奖或受罚了,都记上一笔,就是说,档案是用来管人的。后来到档案部门工作了才知道,机关办个事,开个会,都有记录留下来,形成机关档案,就是说,档案是用来管事的。还知道,城市盖个楼,造个桥,都有设计图、施工图,形成城市建设档案;工厂生产的产品、部件,也同样从设计、到生产、到销售,都有记录,形成产品档案,就是说,档案是用来管物的。30多年前,我是个农民,对这些都不知道,因为这些离农村和农民太远。但现在,农村也和企业、和机关一样了,也有档案了;农产品也和工业产品一样,也建立档案了;过去种一茬换一茬、收一茬了一茬的农民,现在,不但每一茬,而且从种到收,从运输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是每一个产品,都有档案来记录了。由此我想到,我们国家的变化和进步真是很大,农民、农村的变化和进步真是很大,档案的普及和发展也真是很大。现在,各行各业的人们对建立档案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从而使得档案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大,档案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在不断扩大。作为一个农民出身、从农村走出来的档案工作者,我真为农村能够运用档案来管理农业,真为我们档案工作能够直接为农业进步、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服务而感到双重的高兴。我们档案工作者这些年已经形成一个理念,有一个指导方针,就是,各方面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社会各方面需要什么服务,我们档案工作就提供什么服务。所以,从这里我也想到,档案工作可以运用的领域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发挥的作用还有很大,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还应该加倍地努力,让档案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发挥,把档案工作的贡献做得更大!
  你们的会让我有如此多的收获,让我的认识有如此大的提高,所以,我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今天的会,感谢你们为这个会所作的所有努力,同时,我也以农民的名义和档案工作者的名义,来感谢你们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档案,不但关系到几亿农民,而且关系到几亿城市消费者,同全国十几亿人有关,因此,不仅霍山和安徽需要建,而且全国各地也都需要建。我愿意全国有更多的地方都来建农产品档案,我们将采取措施,推动全国更多的地方,通过建立各方面的档案来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