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中心及展馆开放时间
(法定工作日)
上午:08:00 -12:00
下午:15:00 -18:00
查档及观展预约咨询: 0771-5852963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2:32来源(作者):
提高传播能力 让档案更好地服务社会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档案事业发展,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加强文物保护。发展档案事业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令全体档案人备受鼓舞。3月6日,在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委员分组讨论会上,记者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就此谈了感想,并就新闻界如何为档案事业发展服务,以及档案工作者如何深入生活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等内容进行了采访。
翟惠生委员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档案事业发展,说明党和国家对档案工作的重视和新认识。这种新认识就是:档案不仅具有记录历史的作用,更有指导和服务现实的意义。希望档案事业能借这股东风得到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对中国记协的档案工作,翟惠生委员介绍说,中国记协相当重视档案工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妥善保管好新闻界的档案,主要是保护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新闻事业70年发展的档案,这对于教育青年编辑记者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中国记协在办公楼内建立了新闻走廊,让新闻档案“活”起来,让现在的新闻人可以看到活生生的新闻历史档案,并通过了解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脉络,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善于借助新兴媒体和先进科技手段增强档案的传播能力,注重档案的电子化和信息化管理。在中国新闻走廊里,不仅有文字、影像,还有电子触摸屏,可以方便编辑记者查阅新闻档案。此外,中国记协网还开设了网上中国新闻博物馆,让网民一打开中国记协网就可以查阅新闻档案资料。
翟惠生委员说,已在新闻战线开展6年之久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为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这项活动正在继续深入开展,主要针对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不良广告、低俗之风等新闻界的“四害”,不断加强治理力度。中国记协几年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文字和影像档案都得到了妥善保管。去年,中国记协开展了“百名青年记者下基层”活动,整个过程的文字和影像档案都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此外,中国记协还创办了“记者大讲堂”,从前期准备、记者提问,到回答问题的资料,全都保存在记协档案室。
对新闻界如何为档案事业发展服务,翟惠生委员认为,新闻界对档案工作的报道力度要跟上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新要求。他说,尘封的档案在适当的时候公开,会发挥很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对此,新闻界要结合现实问题,回首历史上的相关事件,在报道中,通过背景介绍和新闻链接,把新闻事件报道的厚重感体现出来。他认为这是做好新闻报道的题中应有之意。
对当前一些涉及档案内容的揭密性节目和栏目,翟惠生委员认为这些节目的主流是好的。对如何办好档案类栏目,他强调了三点:导向是根本,要注重报道的现实意义和积极意义;真实是生命,不能以虚假报道误导受众,涉及的档案内容,必须有根据、有出处,保证真实;特色是活力所在,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才与众不同,使报道有生命力。
翟委员还对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强调,必须加强档案的传播能力建设。他说,档案“藏”在档案馆里,必须通过各种传播方式,特别是现代科技手段让大众更多地了解档案及档案工作,这是档案走向社会、走向家庭非常重要和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