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化大餐”等您“品尝” “黔姿百态——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亮相上海 (图)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2:31来源(作者): 

 

“档案文化大餐”等您“品尝”

“黔姿百态——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亮相上海 

 

   

   贵州省省直机关党工委书记罗兴武(左二)、上海市市级机关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吴尧鑫(左三)、贵州省档案局馆长王传福(左一)、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吴辰(右一)观看展览。应忠德摄

 

5月26日,位于浦江之滨、毗邻世博园区的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热闹非凡,由贵州省档案局馆和上海市档案局馆联合举办的“黔姿百态——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在这里向公众免费开放,这是继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在上海主办“世博档案中国记忆”展后国内档案部门奉献世博会的又一份“文化大餐”,也是省级档案馆联手推出的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贵州省省直机关党工委书记罗兴武、上海市市级机关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吴尧鑫、贵州省档案局馆长王传福、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吴辰、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金梅等出席开展仪式,王传福、吴辰分别致词。贵州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曾健主持开展仪式。上海市档案局馆领导仓大放、程绣明、龚芳、杨永和、吴林康和贵州省部分地州市档案局馆长及有关人员60多人参加了开展仪式。

 

  汇聚“一山不同族,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的民族人文奇观;侗家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彩的民族服饰;涤荡心灵的侗族大歌,惊险壮观的斗牛大赛,动人心魄的上刀梯、下火海……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全省已核定的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3215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62项101处。这次展览通过采用大量的档案文献、照片和实物,分“地方戏曲演绎传奇”“音乐舞蹈绚丽多姿”“传统技艺原滋原味”“节庆习俗源远流长”四大版块,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贵州省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被誉为“人与山水的和声”的侗族大歌,有祝愿稻谷丰收、六畜兴旺和美好爱情的苗族芦笙舞,有以歌唱来盘问对方,展现智慧的布依族盘歌,有“祈求平安”的安顺地戏,有被称为“无字的史书”的苗族银饰,还有同时荣获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金奖茅台酒、玉屏箫笛的制作工艺……丰富的史料、独特的视角,呈现出秀丽神奇、人文淳美、生态朴实的贵州风貌,为上海世博会观光游客提供了别具意境的人文视觉之旅,让他们有机会零距离亲近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从“多姿多彩”的角度感知与了解一个富含“人文元素”的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