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社会公众在2020年度绩效考评工作中对自治区档案馆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我馆高度重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做好整改工作。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各部室进行深入讨论、认真研究,将意见建议梳理整合汇总为档案收集保管、查阅利用、宣传教育、定点扶贫四个方面,并结合实际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细化落实责任,逐项整改。现将整改落实情况公布如下。
一、档案收集保管方面
(一)意见建议:自治区档案馆企业资料不太全,有些企业倒闭企业工人调动资料找不到,希望对企业方面资料完善。
整改情况:
1.主动对接联系,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5月10日,处室业务负责人主动与被访者联系,听取对方详细意见建议,进行政策宣传解读,告知整改措施和计划,得到了被访者的理解。
2.做好企业档案收集进馆工作。根据新修订《档案法》等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牢记自治区档案馆作为广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工作中的责任单位,认真履行档案收集保管工作职责,依法依规做好破产企业档案移交接收进馆工作。目前,已接收有关破产企业1991-2020年文书档案归档文件1452件,会计档案1476件。主动与自治区商务厅等单位对接联系,掌握41个面临注销、撤销、清算的破产企业基本情况,并对下一步整改工作提出的处置意见,确保破产企业档案处置工作得到妥善有序开展,避免破产企业档案流失或不全。
3.摸清馆藏涉及企业全宗情况,对已接收的破产企业档案目录及时移交给编研利用部,提高企业档案利用效率。
(二)意见建议:自治区档案馆对党组会议记录,大型内部记录能收集起来,能查到更好。
整改情况:
1.一是开展移交档案质量检查时,将是否把党组会议记录等列入归档范围作为检查内容,以促进立档单位的档案资料做到应归尽归。2021年新完成接收的48个全宗档案内容均都能涵盖。二是10月份集中开展应进馆档案质量调研工作。完成对区直机关、企事业、高校等203家立档单位的应进馆档案质量调研工作,把党组会议记录等列入归档范围进行了一次全面督促,极大增强了单位档案归集意识。
2.主动与自治区档案局做好沟通反馈工作,建议其在档案业务指导培训时,加强对党组会议记录等核心文件资料收集的督查和指导,以推进立档单位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
3.对已接收进馆的档案及时完成有关交接手续,并把核对后的55个全宗的目录移交给利用部门,方便群众利用。
二、档案查阅利用方面
(三)意见建议:2020年到自治区档案馆,前台接待人员有2人,办事人员太多又叫来1个接待人员,希望前台有4台电脑最好安排4个人。
整改情况:4月初经统筹安排,自治区档案馆查阅利用中心已有5名同志负责日常档案查阅利用工作。前台安排了4台电脑并已全部换装新国产系统,并升级查阅系统。年内,开展了3次档案查阅利用岗位练兵活动,前台查阅利用水平和接待服务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四)意见建议:崇左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反映2020年7月到自治区档案馆查问档案,前台接待工作人员服务热情不够,希望自治区档案馆接待人员在对待去查档的群众能更热情一些。
整改情况:针对反映的问题,我馆高度重视,4月初即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严肃批评,该工作人员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理念。今年以来,我馆加大对接待人员的礼仪文明教育培训,6月组织开展党性教育培训班,12月组织礼仪接待培训讲座。经教育整改,前台服务人员进一步树牢了为民服务理念,做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热情服务。
(五)意见建议: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工作人员到自治区档案馆查询较早文件时用文件号或文号很难能查询到相关文件,希望自治区档案馆能在查询时,增加关键词或用文件里某个词来查询文件,扩大查询范围。
整改情况:今年来,我馆新增设了4台电脑并已全部换装新国产系统,并升级查阅系统。另外,通过加强电子加实体的方式提供利用,采取机读目录和手工目录相结合的查阅方式,档案查阅的查准率、查全率有了进一步提升,以确保利用者能快捷方便查阅到馆藏开放的档案。
(六)意见建议:梧州市人民医院编写院史馆,电话到广西档案馆查阅厅查民国15年到23年护士名单,只得到一小部分,十年前查阅民国时期历史资料方便,现在是电子文档,不给查阅说是国家资料,对这点不满意,本医院资料都不能查阅。
整改情况:民国档案因历史原因保存并不完整,因此这部分档案并不一定能查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档案数字化后,一般不再提供原件,只提供电子件查阅,这是基于保护档案原件延长其寿命的考虑。5月份已主动和受访者联系,宣传解读政策,争取理解支持。今年来,我馆通过在确保档案实体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电子扫描件与原件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档案利用,尽可能满足广大利用者的需求。
(七)意见建议:加强信息化惠民便民查档措施。
整改情况:今年来,我馆通过大力实施信息共享三期平台建设,实现了跨馆查阅平台服务和开放档案目录全区共享,市民可在本地综合档案馆跨馆查阅其他地区开放档案目录,通过完善相关登记和审批手续后,可由档案保管部门通过邮寄方式将结果寄给利用者,努力为办事群众提供便捷、惠民的查阅服务。
(八)意见建议:自治区档案馆没有数字化,比如要查阅新桂系方面资料、点历史馆,公路、铁路没有资料出来,档案馆给一本书去查阅,希望能象北京、合肥档案馆一样搞数字化。
整改情况: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存量数字化”,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全部实现数字化,馆藏文书档案数字化率已经达到89%。针对部分群众反映只看到目录查找不到相关档案资料的情况,今年来,我馆要求工作人员通过调取实体档案等方式,帮助利用者圈定范围详细查找,档案查准率、查全率有了进一步提高。
(九)意见建议:希望自治区档案馆能开通电子平台,让市民自行登录查询,不用再亲自到档案馆去查阅。
整改情况:今年来,我馆通过建立基于广西电子政务外网的全区各级档案馆的档案查询平台,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开通互联网查询通道,利用者可以在互联网向广西各级各档案馆(包括自治区档案馆)提出查询申请,各档案馆会按档案利用规定进行办理。
三、宣传教育方面
(十)意见建议:建议自治区档案馆多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到各个社区去举办一些展览和宣传活动,让民众能够有所了解。
整改情况:今年来,自治区档案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推广活动。推出《我是兰台人》《从档寻党》档案工作宣传短片在南宁悦荟广场、华丰城、新民七星路口等户外大屏和广西IPTV、广西视听、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等平台进行展播,受众人数超过250万人;在《南国早报》以“档案话百年”为主题推出专版,订阅人数超过20万;举办新修订的《档案法》知识竞赛;开展档案法治宣传、档案业务咨询活动,向参加活动的干部群众赠送宣传资料和文创产品;举办6.9档案馆开放日活动;推出“广西党史学习教育‘感党恩 跟党走’主题系列活动·党史故事大家讲”融媒体节目。开展档案进社区、进村屯活动,8月、9月、11月分别到大板二区、马山县3个帮扶点、星湖社区开展档案文化宣传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十一)意见建议:建议自治区档案馆一年搞1-2次针对学校学生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公众开放日。
整改情况:今年来,我馆陆续推出“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广西建立组织96周年档案图片展、红色广西——革命历史档案史料展等展览,联系对接吸引在校学生到馆参观学习。截至目前,共有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18所学校1178名师生进馆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三、定点扶贫方面
(十二)意见建议:希望政府部门到马山县白山镇玉业村去宣传易地搬迁政策,自2019年6月份以来已经有部分旧房拆了,但是到现在还有少部分房子还没有拆,当地村民很不理解为何不一次性全拆了,还要留一部分没拆,希望政府部门能对此多宣传政策。
整改情况:今年4月已经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在入户时进行易地搬迁政策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确保群众知晓理解政策;在6月全村脱贫户“明白人”培训会上,第一书记再次开展易地搬迁拆旧复垦的政策解读,对全村5户已搬迁但未拆除旧房的情况逐一说明理由。
(十三)意见建议:马山县白山镇玉业村建议自治区档案馆能1-2个月一次到村对贫困户进行回访,了解贫困户实际情况。
整改情况:今年以来,自治区档案馆加大“一帮一联”帮扶联系慰问力度,除了春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外,还每2个月一次组织到帮扶点开展走访回访活动,年内累计组织160多人次赴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入户走访慰问、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建议、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制定发展措施等,增强了帮扶工作实效,取得良好反响。年内为86户群众做了109件实事好事,帮助3户困难户申请广西红十字会人道救助金。聚焦乡村风貌提升行动,推进“一村一项目”工程,惠及群众132户527人。多次为村儿童送温暖、送关怀,捐赠课外读物、文具用品、体育用品等,联合开展文艺活动,年内累计走访慰问脱贫户500多人次。
(十四)意见建议:之前是住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搬迁到现在所住地国家建房白山镇合福社区,目前看到住的房子楼梯和楼梯旁边有裂开了看到水泥了,想着后面还要住很久感觉到不是很安全,看政府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整改情况:5月组织驻村工作队到合福社区查看具体问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易地扶贫搬迁点搬迁户反馈的问题,由社区牵头负责处理。经与合福社区人员沟通,社区已向有关建设部门汇报,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十五)意见建议:希望政府能够更多关注一下马山县民新村百敢屯脱贫之后村屯的发展情况,在村民发展种植养殖方面给予技术性的指导。
整改情况:开展针对性种养技术培训。今年10月27日,邀请马山县科协养殖专家到民新村开展培训会,讲解养殖黑山羊养殖技术,培训50人。11月30日,邀请马山县科协养殖专家到民新村开展培训会,讲解养殖生猪技术,培训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