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利用实例

发布时间:2020-05-19 17:58:36来源(作者):自治区档案馆 

实例一:
 
档案助力地方民族经济品牌发展
  2017年,广西某技术研究院的曾先生和黄先生来到档案馆,他们告诉工作人员单位正在起草有关南珠产业发展的工作报告,希望能在档案馆找到与珍珠养殖、南珠质量有关的档案材料,为振兴南珠产业提供政策依据。
  两位查档者告诉工作人员,北海南珠品质高雅,在历代被誉为“国宝”,目前虽然产量占全国五成,但销售额却不足全国的五分之一,南珠产业效益与产量不成正比,为此自治区政府积极推动南珠产业的发展升级。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系统中检索后,找到了有关部门批准建立南珠研究开发中心、建立珍珠研究所、成立广西南珠产业协会、广西珍珠生产发展八五规划和2000年设想等多件90年代的档案。两位查档者拿到厚厚的复制件后对工作人员连声感谢,这些档案有力证明了自治区政府一贯以来对南珠产业发展的重视,对北部湾地区特色民族传统产业的重视,这些档案材料将会在报告中引用,为相关部门规划南珠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实例二:
山林土地确权  国营农场划界有依据
  2018年,柳江区国土局与国有新兴农场土地管理部相关人员组成的工作组来到自治区档案馆,为国有山林土地确权查找档案史料证明。国有新兴农场在确权发证工作中与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穿山镇、鱼峰区里雍镇于厂界周边、厂界内自然屯存在土地历史遗留纠纷,面积约8万亩,土地使用现状复杂,跨越时间久,涉及到龙胜、歪拉等31个村民小组大约10万人。工作组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等关于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依法依规做好土地确权发证工作。自治区档案馆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工作组的查档需求后,调取了1956年“广西省地方国营新兴农场场间规划图”,为解决农场与周边村屯山林土地权属纠纷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新兴农场于8月份给本馆送来一封感谢信,对查阅中心工作人员耐心的态度和热情的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
  
实例三:
办理公民户口登记  人口普查档案很给力
  潘女士于1971年出生在广西武鸣县,种种原因未上户口,1990年当地派出所为其办理了一张有效期为一年的临时身份证,这意味着有效期一过她又变成了没有身份证明的“黑户”,这让她办事处处碰壁,很是苦恼。户口对于中国公民来说至关重要,潘女士为了户口问题四处打听,后来她打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的人口普查档案可以用于申请户口信息登记,如果办理顺利就意味着她又能重新拥有身份。2019年7月的一天,潘女士和她爱人带着一丝希望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拿出1990年的临时身份证,在查档申请表上工整、认真填写了1982年的家庭地址、户主姓名和家庭成员姓名。本馆工作人员根据其提供的地址,快速准确地找到其家庭的人口普查档案,并反复确认其姓名确实在普查表中,为其复印、盖章、填写档号以证明该档案复印件真实有效。拿到档案复印件的潘女士和她爱人欣喜无比,连连对工作人员表示感谢。经回访获知,潘女士依据档案复印件的凭证作用,已经顺利办理了户口登记和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