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里的非遗——壮族歌圩

发布时间:2024-03-29 19:18:33来源(作者): 自治区档案馆 李坚

  歌圩是壮族民间的唱歌集会,是群众自发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歌唱集会活动的泛称,这种习俗自古以来在壮族聚居的桂西,特别是左、右江一带和红水河流域普遍盛行。歌圩在壮语中被称为“圩欢”、“圩逢”、“龙洞”、“窝坡”等,由于歌圩以唱山歌为主要内容,往往能吸引大量男女老少前来参与和围观,热闹非凡,仿佛唱歌的圩市,因此得名歌圩。它是壮族的传统文化活动,也是壮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重要场所。

381eb2a52936ed5658a4186263f3b4a.png

档案中关于歌圩的记载。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藏

  歌圩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唱山歌。唱山歌是壮族地区最具有群众性的活动,不仅年轻人爱唱,老人和小孩也都爱唱,这与壮族人民生活的环境和习惯有密切联系。在旧社会,壮族人民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相对落后,且大多数壮族人民居住在山区,交通不便,又时常受到地主阶级的压迫和歧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唱山歌便成为壮族民间最普遍的一种抒发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他们通过山歌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也用山歌来交流生产生活经验、传承民族文化、访亲交友、追求爱情等,可以说山歌就是壮族人民的生活语言,而歌圩就是壮族文化的无形载体。每个壮族聚居区几乎都有歌圩,广西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最为盛行,尤以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歌圩最为盛大;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歌圩的举办地点各处不尽相同,但每一处歌圩一般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举行。

  壮族山歌内容包罗万象,主题包括时事新闻、历史故事、生产经验、天文地理、感情生活等,经验丰富的歌手可以做到触题即编、出口成歌、随唱随答。歌圩的活动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歌场交情,赛歌求婚。二是赛歌赏歌,有盘歌、猜歌、对子歌和别具特色的抢歌、斗歌等。三是文体自娱歌圩,圩期伴有抛绣球、抢花炮活动等,有的大型歌圩甚至还有壮剧、师公戏、采茶戏等文艺演出,十分热闹。

332193e756acdfcad304415ba5d9c83.png

档案中的壮族山歌,图为壮语音译及汉语译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藏

  解放前,歌圩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宣传封建迷信、聚众赌博、存在械斗纷争等。解放后,广西各地加强对歌圩以及歌手的管理,由于歌手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威信较高,并且往往是村里唱山歌的组织者或山歌内容的创作者、主导者,通过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宣传党的政策方针,鼓励他们带头唱新歌,培养新歌手,组建起新的山歌队伍,带动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思想觉悟。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广西壮族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歌圩成为了宣传党的新政策的重要场所。

  2006年5月20日,壮族歌圩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路走来,壮族歌圩已发展成为广西重要的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壮族歌手通过自编自创山歌,用悠扬的歌声唱出了对伟大祖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壮族歌圩凝聚起了广大壮族同胞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共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911de1198a8fb1d1cde60236ade4d09.png

广西靖西县歌圩对歌场景。广西右江民族博物馆提供,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