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县“活用”档案扶贫攻坚惠民生

发布时间:2013-03-05 10:42:01来源(作者): 

  富川瑶族自治县把扶贫开发作为扶贫攻坚的惠民工程来抓,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以贫困村为主攻方向,以扶贫项目为载体,以扶贫重点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培训为工作重点,全力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并做好扶贫攻坚档案;有力推动了贫困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2,全县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423.47万元,其中投入贫困村基础设施883万元。建设贫困村屯级路198.06公里;修建独立桥梁1,小水利1处;修建砂石屯路项目工程118.37公里,硬化屯级道路3312.94公里,新建人饮工程5,新建小水利渠道4,新建独立桥梁4座。

  扶贫产业。为推进扶贫产业工作的开展,该县建立产业扶贫开发四个机制:即投入机制、帮扶机制、激励机制、问责机制。同时,对贫困村产业的生产用水、道路建设等予以优先安排;对列为产业种植示范基地的贫困村实行种苗全免费。

  扶贫培训。该县以县职教中心为培训基地,因人因教制宜,围绕计算机、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维修电工、服装缝制等,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通过阳光培训工程、农家课堂、远程教育等培训方式,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指导贫困户发展生产。去年,全县投入扶贫培训资金共70.92万元,其中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资金9.72万元。县档案局与县扶贫办组织人员深入到各乡镇以及贫困村做好扶贫攻坚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扶贫贷款。该县积极稳妥地做好扶贫贷款工作。福利镇茅厂屋村是该县一个典型的贫困村,为了发挥扶贫贷款作用,该村群众通过扶贫贷款申请,发展瘦肉型猪养殖和水果开发种植,扶贫贷款资金有效缓解了该村群众生产资金短缺问题,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去年,该县争取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贴息资金100万元,发放到户50多万元;争取扶贫项目贷款1800万元,发放贴息5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