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港南区档案工作探索村校联合模式充分挖掘村级档案资源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01 15:20:01来源(作者):贵港市档案局 梁玉成;贵港市港南区档案局
为了更好地挖掘村级档案的丰富资源,把死档案变活宝贝。今年以来,贵港市港南区档案局积极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合作,为村级档案利用工作探索出一条强强联手的“村校联合”新模式。
港南区是布山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社会档案意识较浓。由于村级档案齐全完整,乡、村及区直单位档案完成较好等,2013年10月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但由于村级档案利用率不是很高,如何把这些内容广泛的村级档案充分利用起来,确实是摆在港南区档案局面前的一道难题。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是从事农村与农民问题研究的专门性学术机构,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17年港南区档案局向该院发出邀请,讨论合作事宜,最后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一切规定合作的前提下,双方签署了严谨的保密协议和合作合同。4月份,该院向港南区派出了第一批5名硕士调研员,与港南区档案局业务人员组成调研团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港南区村级调研工作。该团队深入港南区广大农村开展调查,尤其对八塘镇山泉村和东津镇务凤村两个保存有从建国初期至今各类档案资料的档案进行重点考察和价值挖掘,对一些关键历史转折点年份的档案内容及保存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期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还挤出一些项目经费,支持山泉和务凤两个村全部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实现村级档案电子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档案利用查全率、查准率,提升了村级档案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