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建立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档案为激活地下“生命线”做好服务
发布时间:2017-07-13 15:53:40来源(作者):南宁市档案局 粟盛民
南宁市加紧建立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档案,为激活地下“生命线”做好服务。
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带给人们越来越便利的生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无处不在的生活设施……
如今,在我们脚下正在进行一场变革——综合管廊的建设正悄然改变南宁地下的“生命线”,让城市的发展既有“面子”也有“里子”。顺应地下“生命线”的建设,南宁市建立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档案,为激活地下“生命线”做好档案服务。
南宁市档案局明确将地下管廊建设列为重大建设项目,并抓好项目档案工作。专门派出档案专家深入南宁城建管廊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宁管廊建设公司”),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督促南宁管廊建设公司成立了档案室,统一抓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档案工作,组织制定有关项目建设档案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督促指导建设、监理、装修、验收等部门落实专兼职档案员,监督指导做好项目建设各类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数字化扫描、查阅利用等工作。
据悉,在管廊建设上,南宁市先试先行。自2005年以来,南宁市着手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工作,于2006年成立了南宁管廊建设公司。2016年5月南宁市成功入围国家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从此,南宁市开足马力奋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截至今年5月31日,18个综合管廊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建成管廊长度约21.62公里,累计完成投资约9.21亿元。
按照相关政策,国家将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这意味着,2016年至2018年试点期间,南宁市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12亿元。
南宁市在完成城市地下市政管线现状普查的基础上,统筹各类管线实际发展需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完成编制了《南宁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规划范围覆盖南宁市300平方公里规划区。
目前,南宁市还有一批综合管廊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根据南宁市城建计划安排,计划建设管廊总长为56.12公里,计划总投资为42.21亿元。截至今年5月31日,有18个综合管廊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建成管廊长度约21.62公里,累计完成投资约9.21亿元。其中,管廊试点建设项目共12个,建设规模41.36公里,总投资36.8亿元,计划2017年底前完成建设,2018年投入运营,现均已全部开工建设,已建成管廊长度约10.67公里,已完成投资约5.96亿元。
未来,随着一批综合管廊建成并投入使用,南宁市将开启“管廊时代”。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管廊避免了因铺设和维修地下管线而频繁挖掘道路、对市民出行造成影响的问题,消除了“拉链路”现象。此外,还能有效消除通信、电力等系统在城市上空布下“蜘蛛网”,以及地面电线杆、高压塔林立,路面、人行道上各种管线检查井、室密布等现象,从而极大地改善城市环境。
随着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的逐步深入,今后南宁将力争打造成面向东盟、对接国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地下综合管廊示范城市。
地下管廊建设档案的建立,将为今后地下管廊建设的领导决策、管廊的保管和保护、维修与维护等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