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档案工作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4:16来源(作者): 

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又为各项工作提供了依据。因此,档案工作是各项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性和服务性工作。在新时期,如何做好基层档案工作,使其为促进基层的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笔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领导重视是做好基层档案工作的关键。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档案工作、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档案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也需要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了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由于领导管理生产、经营任务繁重,日常事务繁忙,不可能把很多精力放在档案工作上,因此,档案人员要主动争取领导的支持,抓住有利时机向领导汇报档案工作为单位生产经营所创造效益或节约开支等作出的贡献;向领导多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引起领导思想上的重视,掌握本单位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了解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要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领导从档案利用的实际工作中认识到档案是宝贵的信息资源,是巨大的财富和无形的固定资产,认识到档案工作在单位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在经费、人员、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使档案工作得到更好发展。
  二、收集工作是基层档案工作的基础。
  在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中,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起点,是档案业务工作的基础,也是档案工作尤为重要的环节。档案的收集和存储是提供档案信息、实现有效利用的前提。没有对档案的收集,就形成不了系统、完整的档案资料。要通过收集,把有关部门及领导、个人手中有价值的、不同载体的档案收集起来,保证整个活动的完整性,经过归档、存储后,形成具有重要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最终达到借鉴利用的目的。由于基层单位的各类档案是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文件资料,档案人员必须在每项工作结束后,将产生的各种文件材料,分期分阶段地收集起来,以确保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将收集到的文件材料经过系统整理,以备以后查阅和利用。
  三、提高档案人员素质是做好基层档案工作的根本。
  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支过硬的档案队伍。要强化和完善档案工作管理职能,必须有一支精通档案专业知识的档案队伍。首先,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端正的工作态度。档案工作者要树立服务意识,坚持原则、严守秘密,勤恳敬业、忠于职守,甘于清苦、乐于奉献。档案工作既是辛苦的、默默无闻的,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服务面很广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人员有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其次,档案人员还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和过硬的业务技能。作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不够的,还应有较强的业务技能。档案工作者有了扎实的知识功底,精通业务,才能从事专业技术档案的分类、编目、保护、修复、控温、消尘、防虫等业务技能和实际操作。
  四、依法规范管理是做好基层档案工作的保证。
  要做好档案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有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才能实现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档案管理。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利用制度》、《档案销毁制度》等等规章制度都在不断完善,这些制度涉及到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立卷、归档、保管、利用、销毁等各个方面,明确了档案的管理范围、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使基层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档案法》的颁布和实施,为依法管理档案工作提供了依据。自觉遵守《档案法》,明确档案工作者的权力、义务和责任,加强档案法制建设、依法治档,是做好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档案的开发利用是做好基层档案工作的目的。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档案为企业的各项工作服务。因此,整个档案工作的价值是通过档案利用来体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档案利用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档案工作能否很好地为各项工作服务。在档案的利用工作中,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要主动热情、服务周到,给利用者以最满意的服务。在新形势下的档案利用工作中,不应只满足于等待利用者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应该做好档案的开放利用和档案编研工作,同时,还要做好档案利用中的监督工作。档案利用监督,是做好档案利用过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有效地发现并制止纠正档案利用过程中不利于档案保密的各种不良行为,才能做到既能利用档案,又能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只有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档案工作才能为基层的各项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