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机关综合档案室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3:51来源(作者): 

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机关综合档案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机关综合档案室成立于1996年7月4日,先后被评定为三级、二级、一级档案室,2006年成为广西首个特级档案室。由于在档案工作中取得显著的成绩,2007年,被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表彰为全国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领导重视,为档案工作的发展创造条件——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机关综合档案室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自治区地方税务局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特别是自2003年4月卢献匾同志任自治区地税局局长后,从事关整个地税事业发展的高度看待档案工作,把档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税收业务工作一样,同步重视,同步规划,同步加强。在全区各级地税机关成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人人有档案工作责任,形成全系统开展档案工作的氛围,全体干部职工档案意识全面提高。

 

立足实际,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机关综合档案室根据税收以及档案工作的实际,创新理念,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档案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规政策,结合广西地税系统档案工作的实际,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全区地税机关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等14个制度,使全区地税系统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2006年,在办公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拿出959万元用于补助全区各级地税局档案室经费,想方设法配备档案专用库房、整理室,阅览室和各种设备,使一些单位彻底改变了“三室合一”(档案室、收发室、机要室)的局面,大大改善了档案保管条件和档案工作环境;为做好档案服务工作,自治区地方税务局机关综合档案室从2003年起每年编写《广西地税档案系列汇编》,并在2005年投入20多万元,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安装《综合档案管理系统网络版》客户端软件,实现了档案资料的远程管理和远程咨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档案科学管理水平。

 

创新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治税先治队,治档先治队。为保证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能适应新时期的档案管理要求,每年年初自治区地方税务局统一制定出全区的培训计划,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抓好全区地税系统档案员的培训工作,全区地税系统档案管理员参加培训达260多人次,持证上岗率达100%;自治区地税局机关构建了24个处室兼职档案员管理网络,在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14个市局配备了专职档案管理员、76个县局均配备有一名精干、高效的兼职档案员,彻底改变了“三员合一”(档案员、机要员、收发员)的局面。全区地税系统档案管理员具有本科学历的31人,占34.44%,大专以上的42人,占81%,这对于提高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测评,推动档案建设——2003年底前,全区地税系统14个市局档案室,一级有8个,二级有2个,三级有1个,没有定级3个。这对整个系统档案工作全面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为此,自治区局通过召开全区地税系统档案质量检查评估会议,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综合测评等方法,使全系统档案工作从领导的重视程度、档案人员的素质、档案的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普遍的提高。而自治区地税局机关综合档案室自1996年成立到2006年,从定三级开始晋升到广西首个特级,用十年时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对全区地税系统档案工作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目前,全区地税系统档案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全区14个市地税局已有12个市地税局综合档案室晋升为一级,2个三级,定(升)率达100%;市局所属县局全部晋升为一级档案室的有6个。各县地税局中,晋升为一级档案室54个,二级档案室16个,三级档案室5个,晋升率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