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广西师范大学档案馆(图)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3:51来源(作者): 

 

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广西师范大学档案馆

 

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广西师范大学档案馆工作人员合影

 

广西师范大学档案馆紧紧围绕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努力奋斗,开拓创新,档案事业得到不断发展,以出色的工作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1月,被评定为自治区区直机关一级档案馆;同年4月,其人事档案室被中央组织部评定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达标单位;2005年,档案馆被评为桂林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单位;2007年,被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评为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

争取支持,搭建良好的工作平台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档案馆领导积极地与校领导进行沟通、交流,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如2002年,当时仍为综合档案室的档案工作部门提出成立档案馆的方案得到学校的重视支持,使档案馆建立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成为学校直属独立建制的业务单位,使档案管理机构得到强化,服务领域得到拓展。又如档案馆提出的“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构想”被学校职工代表大会评为优秀提案而纳入学校信息化建设计划,加快了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西师范大学档案馆以成立档案馆为契机,积极争取学校投入专项经费,改善档案馆的库房、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目前建筑面积达1180平方米,建设有档案馆局域网,设施配备齐全,完全满足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现代化、网络化的需要。在队伍建设方面,档案馆积极争取学校配备专门人才,优化了档案干部队伍。配备了专职档案干部8人,其中副高职称3人。近年来,正是广西师范大学领导重视档案工作,把“依法治档”落到实处,学校档案工作所需的人、财、物有了保证,机构和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完善,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完善制度,规范档案工作  建章立制,完善各项管理办法,并认真贯彻实施,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广西师范大学档案馆在认真贯彻实施《档案法》的同时,先后修订、制定《广西师范大学档案管理办法》、《广西师范大学各学院各单位档案工作规范》等36项管理规章制度,使学校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档案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了档案管理和利用服务工作保证质量,提升水平。

以“升级达标”为抓手,全面推动档案工作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档案馆认为,开展“升级达标”工作是对本馆档案工作一次全面的检阅,可以以此为契机,争取学校支持,达到改善工作条件、强化档案工作、提高档案质量和管理水平、锻炼干部队伍的目的。2001年,广西师范大学就提出了建设一级档案馆的目标,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于2002年成立档案馆,并投入专项经费,改善工作环境,添置设备,重新整理档案,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区直机关一级档案馆,档案馆人事档案室被中组部评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一级达标单位,使广西师范大学档案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切实做好服务工作,树立有为形象 广西师大档案馆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围绕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根据学校中心工作或重大活动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提供档案服务,为学校赢得荣誉、创造优异成绩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而体现了档案馆的有为形象。一是为评估、评审工作提供档案服务,屡为学校争得殊荣。如2005年,学校在创建全国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中,积极做好档案服务工作,使学校成为广西惟一获此殊荣的高校;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人文强桂”建设工程,广西师大档案材料中体现的雄厚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实力以及大量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所折服,使广西师范大学被确定为“人文强桂”建设工程实施主体单位等等。二是为学生管理、学生就业、学历认证等提供档案服务,为个人和用人单位办理有关事务、解决有关问题提供帮助,深受欢迎和好评。三是为学校干部人事工作做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为开展干部职工聘任、考核,办理干部职工职务、退休手续、调整工资等工作提供档案查询。四是为学校房地产、基建维修、校园网络建设工作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维护了学校的利益,节省了大量经费开支,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坚持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开拓创新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动力,是更好实现档案工作宗旨的保证。广西师范大学档案馆坚持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创新管理机构,成立档案馆。2002年,广西师大把档案馆确定为学校直属独立建制的业务单位,负责学校综合档案、人事档案、学生档案管理、校史年鉴编撰出版以及校史陈列室的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档案管理机构功能进一步强化和拓展,更有利于凸显档案工作的作用,有利于营造浓厚的档案意识。

(二)创新管理手段,推进档案管理和服务现代化、网络化。随着校园网络的完善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2006年,广西师范大学档案馆应用了“多媒体档案网络管理系统”,成为广西率先应用基于网络的档案管理系统的高校,使广西师范大学的档案归档、档案管理、档案服务利用实现了现代化、网络化;广西师范大学学生档案管理也实现了现代化、网络化,利用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可对学生档案的基本信息、库存信息、档案转递信息、就业信息等进行计算机管理,实现有关数据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创新服务领域,提升档案利用服务层次。广西师范大学档案馆通过编纂年鉴、办好校史展览馆等方式方案,拓展档案开发利用新路子,从1992年开始编纂年鉴,至今已出版9本《广西师范大学年鉴》。还着重利用校史展览馆这个阵地和举办专题展览,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并利用档案资源,挖掘富含历史意义的实物档案、照片档案,出版画册、举办专项展览,促进对外交流和国际文化教育的发展,宣传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舒适秀美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些工作产生了明显成效。许多当年在桂林学习过的越南人包括身居高位者都纷纷来学校“寻根”,许多历史遗迹和“实物档案”让他们倍感亲切,不少越南国家领导人,如越南国家总理阮晋勇等近年来我国访问还专程到访广西师范大学。

狠抓队伍建设,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保证  广西师范大学档案馆十分重视档案工作队伍建设,把它当作一件大事常抓不懈。一是根据档案工作发展需要,争取配备必需的人才,把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年轻同志配到档案队伍中来,改善人员结构、知识结构;二是加强培养教育工作,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专题培训、开展学术研讨、外出参观考察等措施,着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队伍。几年来,广西师大档案馆在队伍建设中倡导和培育“乐于奉献、勤奋进取、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档案精神,打造出了一支业务过硬、思想过硬、团结协作、敢于开拓创新的队伍,成为广西师大档案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保证。近年来,档案馆有1人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先进工作者”、1人被自治区、档案局记档案工作个人二等功,1人被评为“桂林市档案工作先进个人”,5人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