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中心及展馆开放时间
(法定工作日)
上午:08:00 -12:00
下午:15:00 -18:00
查档及观展预约咨询: 0771-5852963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4:11来源(作者):
党委政府主推档案管理模式改革
安徽省档案局局长 李学香
强化档案部门管理职能和调控能力,打破行业、部门、单位所有制的限制对档案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实现档案资源的最佳效益,安徽省档案局在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中作出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安徽档案“模改”的最大特点是“党委总揽、政府领导”。
目前,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安徽已成燎原之势,全省已有百个市、县、区实施了这一改革。改革促进了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全省档案资源建设、馆舍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档案利用工作协调发展,同步共进。档案管理体制、档案事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改革业已5年,其间不乏坎坷、风雨,作为改革的主要谋划实施者,最令我感念的是改革的起步阶段。
为何改?
2004年2月,我到安徽省档案局履新。从亳州市委副书记任上到安徽省档案局当头,我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档案部门的滞后与封闭。2月17日,我主持召开了安徽省档案局局务扩大会,总结2003年工作,议定2004年计划。听了汇报,我觉得档案部门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理念必须要变。于是,我提出了“变冷门为热门,推动档案工作有为有位;变传统管理为现代管理,提升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变死档案为活信息,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变自我发展为全面协调发展,夯实档案事业发展基础”的“四变”思路。
怎样将思路变成出路?我的做法是开展调研,掌握实情,找出症结,辨证施治。通过调研,我明显感到,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具有资源分散、自我封闭、服务功能单一的三大特征,并在人、才、物、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五大弊端,即各单位重复配备档案人员,且作用得不到发挥,造成人力浪费;经费投入分散,难以发挥整体效益,造成财力浪费;单位、部门竞相设置档案馆,重复建设,造成物力浪费;非专业化管理,导致水平低下;档案资源分散,难以提供“一站式”服务。这些特征和弊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长此以往,档案部门势必要被边缘化。因此,改革已成当务之急。
改什么?
弊端丛生,改革从何入手?对此,我颇费思量。当时,有个别地区在档案资源管理上也尝试进行了一些改革。安徽的改革吸取了这些地方的经验,并努力做到更进一步。这一步就是档案部门在档案管理上必须成为主体。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至此,改革的内容在我脑子里逐渐明晰。改革具体分为3项,一是整合资源。按照重点发展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原则,专业档案资源规范整理后按规定移交本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变专业档案的多头管理、分散保管为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国家档案资源。二是创新体制。通过对国家档案资源归属和流向的调整,档案工作机构归并等多种措施,进一步理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业务主管部门在专业档案工作中的关系,建立以档案行政部门为主体、各主管部门配合的国家档案资源监管体制。三是强化服务。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利用需求,加大综合开发力度,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档案资源的最大效益。通过以上改革,最终在全省建立起“归属明晰、运转协调,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服务高效”的国家档案资源管理利用新模式。
怎么改?
目标明确,任务清楚,然而怎么改?在当时的档案系统内部,外无压力,内无动力,改有阻力。上级并没有提出改革要求,档案部门即便维护现状,上级也不会追究什么。此外,档案系统内部长期相对封闭,固有的思维定势造成大多数人对现状已经麻木,没有改革的念头。在档案系统外部,变档案资源条块分割为集中统一管理,强化档案管理部门的主体地位,定会触及一些部门的原有利益,阻挠是必然的。怎么办?
经过反复权衡,我思谋改革必须由省委、省政府担当主角。在改革试点前,我约请在安徽省委党校学习的和县县委副书记王光碧到省档案局商量试点事宜。并且亲赴和县,与县委、县政府敲定试点工作。得到了和县县委、县政府对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充分重视。和县县委、县政府不仅为“模改”成立组织、印发文件,而且分管领导还亲临一线,化解难题。当一些部门、单位顶着不动时,当时县委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王光碧发火说:“不动就换人”。正是和县县委、县政府的“担当”,试点才得以顺利完成。对于面上推广,我更是借重党委、政府的力量。试点取得成功后,我专门向分管领导请示,建议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档案管理模式改革推广会。在与会人员的确定上,我选择了市、县(区)分管档案工作的党政领导,舍弃了市、县(区)档案部门负责人。一取一舍,使改革任务直接落到了地方党政领导的头上,进而使他们由被动领导变为主动谋划。当时的太和县副县长张亚军在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就约县档案局长研究“模改”问题,并安排县档案局、建委、交通局等领导到和县考察。时任宁国市委书记黄东升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听取和县会议情况汇报,研究贯彻事项……
2006年1月12日,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安徽省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至此,在安徽全省各地形成了党委总揽、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实施、其他部门支持配合的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工作格局。此种格局使“模改”由部门性工作转变为全局性工作,从而大大加快了改革进程,提升了改革效果。
5年改革,诸多艰辛难以尽述,可以引为自豪的,就是改革的时机恰当、定位准确、起步坚实。正因如此,安徽的档案事业才有蓬勃发展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