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纪前老档案感动整座城市(图)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4:11来源(作者): 

半世纪前老档案感动整座城市

宁波向社会公布馆藏档案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

 

60年前宁波干校暑期讲习班二大组一小组同学结业合影留念

 

几十件原本存放在宁波市档案馆库房里的档案,被翻拍成照片,发表在当地媒体上,引起强烈反响。这批半个世纪前的档案勾起了市民对那段岁月的回忆,也感动着宁波这座城市。宁波市档案局以此创新档案利用方式,用鲜活的方式开展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

  今年5月,宁波市档案局依托广大市民的视角,精选一批老档案,与《宁波日报》合作,在报纸头版开辟《宁波典藏》栏目,以平均每周两到三篇的频率介绍馆藏档案。每期文章包括藏品介绍、藏品故事、专家点评三部分。“藏品故事”由档案中的当事人来讲述,专家点评则邀请宁波党史研究等方面的专家来介绍当年的历史背景。

  这个栏目自5月27日设立后,已经刊登20期,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溪口》《被蒋军敌机轰炸后的江厦街口》《供给制:很艰苦,也很光荣》《恰同学少年》等。 

  《恰同学少年》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拍摄时间为1949年8月11日,内容是宁波干部学校暑期讲习班二大组一小组的结业合影。照片中,8名学员看起来大约在十八九岁,脸上充满稚气,他们是宁波第一批新中国培养的干部。当年,宁波干校通过考试方式招收学员1000名,培养财政经济、文化教育和军政工作人员,学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店员、会计、中小学老师等,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只有18岁。

  这张照片见报后,首先在离退休老同志中引起强烈反响,有上百人次联系宁波市档案局以及当地媒体,希望帮助寻找当年的同学校友。同时,这张照片也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一些年轻的网民称,照片中8位学员的笑容是宁波60年来“最动人的灿烂之一”,称这张照片是“宁波的明星照”。还有网友发帖说:“这是一些稚气的前辈,是他们的艰苦奋斗创造了宁波今天的辉煌。向他们致敬!”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溪口》也是一张珍贵的老照片,画面中一群年轻的士兵列队进入蒋介石老家奉化溪口。为讲述照片中的故事,兰州军区杭州干休所的几位老同志专门投书宁波市档案局,寄来老战士关于解放溪口的口述文章,读后让人感慨不已。

  《被蒋军敌机轰炸后的江厦街口》展示了1949年10月前后,宁波遭受国民党空军轰炸的情景。当时两架敌机来犯,一枚炸弹落到灵桥上爆炸,灵桥及周围顿时成一片火海。驻宁波的解放军部队立即组织救火,保住了灵桥这个宁波的标志性建筑。就在这份档案的信息即将送往媒体时,宁波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发现,经常到档案馆查档的宋衽彤老人正是当时救火的老兵之一。他计划邀请全国各地的战友重访宁波,目睹灵桥和宁波的城市发展。在档案局的同志的帮助下,5月25日宁波解放纪念日的前一天,参与救火的30多位老兵又汇集在宁波灵桥上合影留念。

  《宁波典藏》的推出以及每期引出的故事,成了宁波各媒体关注的热点。当地其他媒体纷纷同档案部门合作,推出《60年60事》《历史上的今天》《宁波记忆》等栏目,宣传英雄模范的功绩和60年来宁波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一件件尘封的老档案如今成了感动宁波这个城市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