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为桥,让牵挂跨越山海
——南宁市兴宁区国家档案馆档案“小窗口”彰显为民“大情怀”

发布时间:2025-08-29 11:45:34来源(作者): 南宁市兴宁区档案馆 黄珍、张少龙

“同志,您好,我想查一下我的结婚档案和残疾证档案的材料。”近日,一位双脚残疾、行动不便的中年男子黄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南宁市兴宁区国家档案馆。他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焦急,语气里满是期盼,略显局促地说道,“我的爱人是越南人,2009年我们登记结婚。她今年年初回越南探亲,现在因为证件材料不全,迟迟无法返回中国。我是肢体二级残疾,生活本就不便,特别希望她能尽快回来。她在越南办理签证时,工作人员要求她提供我们的婚姻关系证明和我的残疾证明等材料。”

原来,他不仅是一位需要照料的残疾人,也是一段跨国婚姻的守护者。那份珍贵的结婚档案,是连接他与远方爱人的情感纽带;那份残疾证档案,是他此刻生活困境的真实证明。两份看似普通的档案,却藏着一个家庭最朴素也最迫切的期盼——跨越山海的团圆,朝夕相伴的温暖。

档案馆工作人员听着黄某的讲述,一边轻声安抚他的情绪,让他别着急,一边迅速查询相关档案。很快,残疾证档案的复制利用手续就办理妥当。可当提到涉外婚姻档案时,工作人员发现,按照有关规定,这类档案由南宁市国家档案馆统一保存。“您放心,我们马上帮您联系确认。”工作人员立刻拨通了南宁市国家档案馆的电话,在确认其档案保存在南宁市国家档案馆后,还详细咨询了查阅利用涉外婚姻档案所需的材料、具体流程和办理地点。每一个细节都认真记在纸上,再仔细解释给他听,生怕有半点遗漏,让他白跑一趟。

接过残疾证档案利用材料后,黄某紧紧攥在手里,反复说着“谢谢”。他眼里的焦虑明显淡了许多,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轻松“拿到残疾证的材料,又知道该怎么去找结婚档案,这下我心里踏实多了,真的谢谢你们……”

经电话回访,了解到黄某的妻子已顺利返回中国。档案或许保存在不同的地方,但服务群众的初心始终滚烫,为民解忧的宗旨从未改变。从细致查询本馆档案,到主动对接其他档案部门,每一个举动,都只为让这份跨越国界的牵挂少些阻碍,让这份相濡以沫的陪伴早日实现。因为我们深知,每一份民生档案里,都承载着群众的喜怒哀乐与殷殷期盼,深藏着档案人“为民服务”的赤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