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中心及展馆开放时间
(法定工作日)
上午:08:00 -12:00
下午:15:00 -18:00
查档及观展预约咨询: 0771-5852963
发布时间:2025-07-25 12:10:22来源(作者): 来宾市档案馆 谢雪青
近日,中共来宾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印发《关于命名第一批来宾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的决定》,来宾市档案馆党支部获评第一批来宾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本次评选,全市共19个党支部获评第一批来宾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
近年来,来宾市档案馆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四强”党支部目标,探索“党建红”引领“档建强”的实践路径,推动支部建设与服务中心大局、促进业务升级、锻造兰台铁军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双轮驱动。
一、聚焦“政治功能强”,筑牢思想根基,把稳方向之舵
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生命线,构建三维贯通的“政治铸魂”体系,确保党的绝对领导贯穿档案工作全链条、各方面。
一是深化理论武装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健全“班子领学、全员跟学、实践促学”机制,创新读书班、微党课等载体。2024年累计开展理论学习61次,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专题组织11次深度研讨,党员干部政治“三力”显著提升,有力保障中央决策部署在档案馆落地生根。
二是严明政治纪律固本。强化档案工作政治属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在档案开放开发、编研利用、宣传展览等工作中,严把政治关、安全关,筑牢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防线,坚决守护好党的历史、国家记忆和民族文脉。
三是抓实组织生活强基。严格规范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突出政治引领和实际效果。创新推行主题党日轮值“承包”制,推动党员由“参与者”向“策划者”转变,有效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步建立组织生活质量评价机制,实施“计划申报、过程跟踪、效果评估”闭环管理,组织生活质效全面提升。
二、聚焦“支部班子强”,锻造高效引擎,发挥头雁效应
以“三个坚持”优化“选育用管”闭环机制,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团结高效、作风优良的支部领导班子。
一是坚持结构功能并重,配强“双精通”班子。以换届为契机,吸纳不同年龄段党员进入支委,形成“50+掌舵、40+攻坚、30+创新”的梯次结构;选拔熟悉党建和档案业务的双优人才,现任3名支委均有10年以上党建经验,其中2人入选自治区级档案专家库,实现党务能力与档案业务“双精通”。
二是坚持多维赋能锤炼,提升履职领航能力。完善“理论赋能、实战练兵、竞赛强技”培育模式,每月举办1期支委主讲的“轮流讲、相互学、练内功”党务微课堂,促进其带头学理论、钻业务;在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查阅利用等重点一线设支委责任区,推动其冲锋在前,担当“领头雁”;以赛提能成效显著,组织参加全区机关党务技能大赛,2名支委入围复赛,1名委员以复赛第10名晋级决赛并获优秀选手称号(系全区档案系统唯一获奖者),班子能力得到有力锤炼提升。
三是坚持清单明责压担,力促任务高效落实。创新“三张清单”工作法,以《支委会责任清单》厘清书记统筹、组织委员强基、纪检委员督纪、宣传委员推广等职责;以《委员履责清单》深化“书记创新工程”,推动每人领办1项创新项目;以《年度任务清单》分解各项重点任务,确保工作举措落地见效,有力压实支委责任。
三、聚焦“党员队伍强”,锤炼过硬铁军,激发先锋动能
实施“兰台先锋培育工程”,着力锻造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甘于奉献的兰台铁军。
一是以“三亮三创三比”立标争先。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公开职责与承诺。开展创机制、创基地、创标兵,建成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党员党性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培基固本发挥档案社会教育功能;首推馆校共建大学生思政教育基地,在2025年全区档案工作会议上得到自治区档案局肯定推广。开展比作风、比业绩、比服务,实施查档服务“六零”工作法,查档满意度达100%。
二是以选树身边榜样集群聚力。建立标准明确、流程规范、闭环管理的党员先锋岗创建评比机制,按党员总数30%比例设立先锋岗6个。发挥标杆引领示范作用,近年党员获“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来宾市最美公务员”等市级以上表彰18人次,有效激发队伍整体活力。
三是以重大任务攻坚淬炼尖兵。围绕中心工作及档案收管用、数字化转型等急难险重任务组建党员突击队,下设档案收集、数字化、查档服务、档案宣传4支攻坚分队,激励党员勇挑重担、锤炼本领。相关工作获通报表扬2次,创城工作获“红榜”通报2次,巡察整改成效评估获“好”等次。
四、聚焦“作用发挥强”,推动深度融合,彰显档案价值
坚持党建与档案业务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品牌驱动提升融合高度。打造“典亮红心·兰台建功”党建品牌,实施“一科室一精品”,宣教科深挖红色档案办展育人-,接待参观上万人次,推动档案馆从“档案保管库”向“红色基因库”转型;电子档案科发力数字赋能,馆藏数字化率达81.3%,入选第三批自治区级数字档案馆建设试点。深度融合成效显著,相关经验先后在国家档案局来桂检查调研工作汇报会和全区档案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示范引领作用突出。
二是服务大局拓展融合深度。紧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强化“四重”档案收集,确保档案服务精准覆盖。归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两类档案”目录数据51.3万件,建成覆盖全市的目录资源体系;接收重大活动档案5000余件,其他档案39.48万余件,全景记录来宾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三是服务民生彰显融合温度。深入开展“档案惠民·服务连心”行动,加大民生档案接收与开放力度,累计完成开放审核53.12万件,开放档案20余万件。优化查档流程,推行“跨馆查档、异地出证”,实现档案信息多跑路,查档群众少跑腿。党员示范岗高效服务查档1500余人次,复制档案5万余页,服务满意率达100%,收到感谢信数十件。通过品牌引领、精准服务、为民纾困三向协同发力,有效打通档案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扎实行动践行“两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