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国家档案馆“三举措”强化土地确权档案管理

发布时间:2025-05-13 18:58:55来源(作者): 宾阳县国家档案馆 梁干

宾阳县国家档案馆通过创新工作模式、优化管理流程等方式,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档案的接收和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县2014年至2019年形成的土地确权档案共287339件已全部接收进馆,数字化率达100%。

一是提前介入,严把质量关。为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档案馆采取“提前介入、前置审核”的工作方式,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学习确权颁证工作业务流程,全面掌握各环节档案资料,并深入镇村一线,对各流程应归档材料进行全程监督指导。特别是在档案外包服务项目验收环节,档案馆积极参与,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质量把关,确保档案在进馆前就达到规范要求,有效避免了后期大量整改的被动局面。

二是科学统筹,分批有序移交。针对全县16个镇档案数量大、进度不一的情况,落实“整镇推进、分批移交”的工作模式。根据各镇档案整理进度和质量评估结果,科学制定进馆计划,将全县档案分3个批次接收进馆。这种做法既避免了大量档案同时进馆导致的质量审查不细致问题,又确保了同一乡镇档案的集中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档案馆与农业管理部门、各镇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解决移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档案移交工作平稳有序。

三是灵活施策,确保工作进度。针对纸质档案数字化存在的图像处理周期长、系统挂接耗时等现实问题,档案馆创新实施“实体先至、数据容后”的差异化接收策略,科学统筹工作时序。在严格执行“双套制”归档要求的前提下,允许数字化数据进馆时间适当晚于实体档案进馆时间,既保证了档案接收工作的整体进度,又确保了数字化工作的质量,实现效率与质量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