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市:以实干担当驱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3-25 18:29:40来源(作者): 合山市档案馆 冯冬媚、合山市档案局 陈香梅

近年来,合山市档案局、馆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档案工作职责,始终将档案工作作为服务党和国家大局、传承历史文明、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任务,以实干担当扎实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切实履行档案工作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合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档案支撑。合山市档案馆前后荣获各类荣誉称号:2021年获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财政部授予“节约型机关”称号;2019-2020年分别获得自治区爱卫会授予“自治区无烟党政机关”和“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称号;2021年获合山市精神文明委员会授予“2021年合山市文明单位”称号、获来宾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命名为“第十批来宾市文明单位”;2022年荣获2020-2021年度全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获自治区爱卫办重新确认为“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

局馆协作,落实档案工作责任。构建档案管理体系,健全党领导档案工作的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档案工作各方面和各环节。由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牵头抓总,部署档案工作,常务副主任兼任档案局局长进行档案管理日常工作,确保档案工作高位推动与常态落实有机统一;合山市档案局、馆协作,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动建立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2024年完成全市63家单位档案“三合一”方案审批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依法管档治档,夯实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法治基础。合山市档案局、馆牵头,联合市政府办、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市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等单位派出检查组对3个乡镇、50家部门(单位)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工作。此外,针对机构改革重点工作,合山市档案馆派出业务骨干“入户式”指导档案管理工作,共上门指导10余家涉改单位,确保档案处置工作与机构改革同步推进、同步完成、同步总结,档案资源完整齐全。

加强“四重”档案管理,提升服务中心质效。合山市已全面完成疫情防控档案和脱贫攻坚档案“两类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共接收疫情防控纸质档案2742件、数字化档案7.79GB、音像档案1.74GB、实物档案4件;接收2016—2019年度脱贫攻坚纸质档案17772件、数字化档案1419.6GB。全面完成3个镇29个行政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移交进馆工作,共接收权证类档案17653卷、综合类档案2261件、调底图和一二轮公示影像图5161张、照片410张、录音录像1件,以及档案数字化76万幅、673GB数字化数据、档案目录2.87万条,接收的档案数字化数据成功挂接档案馆档案管理软件,实现档案在线查档使用。将合山港码头工程系列数字化档案共1.5万幅、9.46GB数字化数据、档案目录1088条,移交、挂接到合山市档案馆档案管理软件。除此之外,全市涉及机构改革、人口小县改革等重大事项的各类项目档案材料也在规范整理中,后续将陆续完成数字化并移交入馆。

推动红色档案、民族档案收集、管理、移交、开发利用。合山市构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治理新机制。出台《合山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档案馆等共26个单位纳入联席会议成员组,以便更好的统筹、协调、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工作。实现跨区红色资源共享。合山市收集了《红色故事汇》等影像档案6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解说文献3件、专访抗美援朝退伍老兵周利俐等数码照片档案132件。在规范整理后已将该批次红色档案捐赠给来宾市档案馆,实现了跨区域红色资源共享。合山市档案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矩阵,教育基地展览厅免费对外开放,通过“图文展陈+专业讲解”的模式,系统讲述合山市的历史文化以及革命先烈的红色故事,传递爱国主义、民族融合情怀。

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扎实推动档案管理利用工作。合山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共计581671件,已数字化560473件,馆藏档案数字化比例达96.35%,率先完成广西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馆藏档案数字化60%的目标要求。2024年合山市通过数字查档系统查阅利用286人次,精准服务调阅档案510卷(件)次。其中单位查阅利用档案91人次,363卷(件)次;群众查阅利用档案195人次,147卷(件)次,满意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