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档案馆顺利完成2022年度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终审
发布时间:2022-11-22 10:49:59来源(作者):南宁市档案馆 粟盛民
近日,南宁市档案馆召开2022年度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终审会议,顺利完成了2022年度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终审。馆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
会上,鉴定工作委员会成员听取了馆档案鉴定工作小组关于2022年馆藏到期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汇报,查看了档案开放鉴定材料,询问了相关工作。经终审会议审定,认为此次档案鉴定工作采取“初审+复审+终审”的形式,程序严谨,划控准确,手续完备,台账清楚,一致同意馆档案鉴定工作小组工作汇报,并形成了终审决定,拟开放或划控的档案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同意报市档案局批准。
今年馆藏到期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市档案馆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档案法》的规定,高度重视、周密部署馆藏到期档案的开放鉴定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有力地推进工作的开展。
一是精心组织部署。市档案馆将馆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纳入了年度重要工作内容,对馆藏1997年及1997年以前形成满25年的到期档案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年初向各有关单位印发了《关于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鉴定时间、鉴定范围、鉴定地点、鉴定要求,强调将各单位档案鉴定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制定了《南宁市档案馆2022年度馆藏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方案》和具体的任务分解方案,对此次开放鉴定工作的标准依据、鉴定范围、工作方法、人员和时间安排以及质量安全等提出具体要求,并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强化监管和保障推进。要求职能科室在每周馆领导班子扩大会上汇报开放鉴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对开放鉴定工作进行调度。
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市档案馆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档案开放鉴定工作培训,馆领导就开放鉴定工作的法律规定、法定程序、人员要求、鉴定依据和工作方法等作了详细讲解。具体负责开放鉴定工作任务的保护鉴定科也组织全体科室人员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一步熟悉标准要求,为开展好开放鉴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此次鉴定工作打破了以往传统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成果,通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采取“先线上、再线下”的方式开展。鉴定通过初审、复审、终审等环节,并在系统中看题名、阅原文,对档案进行直接鉴定。整个审批工作结束后,再对照台账对实体档案和纸质检索工作进行标识。线上鉴定减少了对原始档案的翻阅,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更有利于档案的长期保管。
鉴定工作完成后,下一步南宁市档案馆将按程序向社会发布开放公告,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积极提供开放档案的利用,更好地发挥档案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