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档案局荣获全区档案工作记集体二等功侧记

发布时间:2012-08-17 17:19:47来源(作者): 

  克难奋进 争创一流 推进档案事业发展

  ——天等县档案局荣获全区档案工作记集体二等功侧记

   

  近年来,天等县档案局积极开展“档案建设年”、“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等活动,档案工作从2007年崇左市排名倒数第一跃为2008年崇左市第一;20092月被崇左市人事局、崇左市档案局评为全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记集体三等功,2008年至2011年连续四年获崇左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一等奖。20122月,天等县档案局又荣获全区档案工作集体二等功,局长农宣鸿荣获全区档案工作个人二等功。

  摸底排查,掌握真实情况,克难攻坚求发展

  白加黑、五加二、培训学员、深入各乡镇查实档案、详细做笔记、疑惑之处打电话到相关单位咨询,这是天等县档案局工作人员在摸底排查档案过程中的真实写照。 2008年以来,针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天等县档案局分成两个工作小组,先后投入368工作日深入13个乡镇、124个村委会(社区)以及县直17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并对历年来档案整理情况和档案移交进馆的情况进行重点排查,掌握了档案第一手材料,并对症下药,进行优化整理。同时,该局拟定了档案室建设规划表,对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村委(社区)档案工作的任务、内容、时间作了具体详细的安排,经过几年,档案工作逐步走出低谷。

  领导重视,保障经费,创先争优促发展

  天等县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阅批档案工作相关文件,做重要批示,及时审批、拨付开展档案工作的各项经费。投入档案事业经费一年比一年提高,年预算经费从2007年的2万元提高到2011年的12万元,追加经费达到135.5万元。天等县档案馆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各相关单位办公设备焕然一新。在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办公经费得到保障下,天等县创先争优,档案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加强基础建设,强化服务功能

  “我们充分利用县举办的每一个重大活动平台,加强档案基础性建设” 。档案建设工作负责人说道。为了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档案局积极参与县内各重大活动,收集县举办第一、二届辣椒节、广西“拔群杯”篮球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档案进馆,并建立了地方名人档案,确保了重大活动档案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感谢档案局工作人员为我们查实了我们的工作档案,使我们在办理养老保险过程中方便了很多。”在办理养老保险过程中,都康乡永隆村农桂香感谢道。5年来,天等县档案馆积极开发利用,发挥档案资源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共接待社会各界档案利用者2968人次(其中为查阅上世纪70年代临时工人档案办理养老保险1717人),查阅档案7297卷(册),为天等县机关编史、修志、调解纠纷,为干部群众落实政策、核实工龄、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办理退休和经济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增强了社会档案意识,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知名度。

  同时,该局干部职工认真做好改制企业档案整理、接收工作,对县锰矿、铁合金厂、酒厂、印刷厂等9家改制企业留存的脏、乱、破旧文件材料进行规范化整理、归档,并按程序接收进县档案馆,确保国企改制档案不流失、不丢失。

  因地制宜,创建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

  2010年,天等县全面开展规范农村档案工作,积极探索“村档乡管村用”管理模式,将各行政村(社区)档案和乡镇直属各单位的档案接收入乡镇综合档案室集中统一进行管理,实行了一年一度的档案归档和移交制度,克服了长期以来困扰农村档案因换届选举后村干离任档失的问题,发挥村委会档案延续的作用,使村委会巩固建档的最终目标得到较好实现。2011年,根据大石山区档案管理难、获取信息难的实际情况,天等县档案局采取因地制宜办法,开展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实施“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该项工作得到自治区、崇左市档案局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11年,天等县财政投入7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创建示范县工作,使创建活动经费得到保障。如今,天等县各乡镇档案室都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档案管理软件等,各村配备计算机、光碟、网络等,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已驶入了快车道,实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利用档案不出村的目标。辛勤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今年7月,天等县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最终以97分的成绩顺利通过了自治区验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艰苦的努力,天等县档案事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历年积存零散档案、破损档案、不符合业务规范案卷得到彻底清理。天等县档案事业蒸蒸日上,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国家正式评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