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档案馆(图)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3:51来源(作者): 

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档案馆

 

 

自治区公安厅档案馆在自治区公安厅党委的领导下,在自治区档案局和公安部档案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公安中心工作,以科学、先进的理念指导工作,认真履行公安档案工作职责,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成效十分显著,档案馆先后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集体嘉奖,2次全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人获得全区档案工作先进个人,10人次获厅机关先进工作者,14人次获厅机关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十二年荣获区直机关档案整理质量年度检查评比一等奖。2007年11月,自治区公安厅档案馆被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表彰为全国档案工作优秀集体。

 

  改善档案基础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管理——自治区公安厅档案馆狠抓档案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档案馆,并配置档案密集架、库房温湿度自动化控制仪等全套现代化装备和设施。同时,还采取档案管理达标上等级等有力措施,督促全区各级公安机关狠抓基层档案工作的落实。据统计,全区派出所共投入经费1572万元,用于建设档案库房、购买档案专用设备和装具。全区公安档案的保存环境和使用效率明显改善。

 

服务大局,拓宽利用渠道——结合广西公安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自治区公安厅档案馆不断求实创新,拓宽档案利用渠道。一是拓宽收集渠道,丰富馆藏资源。自治区公安厅机关归档工作涉及面广,数量较大,档案馆认真部署和开展年度归档工作,采取分工协作、适时主动的方式深入各单位进行督促检查指导,把好归档收集和整理质量关。特别是针对声像、科技、实物、电子档案及资料收集方面的问题,紧紧抓住来源,主动与领导及相关单位沟通、协调,确保档案及时归档。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后,档案人员主动上门宣传指导,及时收集以安保工作为重点的文件、声像、实物材料,形成归档制度,指定专人负责,认真整理归档。二是严格规章制度,统一管理标准。针对公安档案门类杂、载体多、专业性强、管理难度大等问题,自治区公安厅先后制定了《厅机关归档文件整理办法》等十多种规章制度,形成了厅机关档案的科学、规范管理模式。三是创新服务手段,主动介入公安机关开展的“严打”等专项斗争、“金盾工程”等各项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中,积极为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先后完成了《广西通志·公安志》、《广西公安工作大事要览》等编研出版工作,汇编了厅机关组织沿革、基础数据汇编等参考资料,协助开办人民警察陈列馆等。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2002年,自治区公安厅档案馆联合有关部门研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派出所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并在全区公安派出所推广应用,实现了公安派出所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的创新和突破,2005年在区直机关率先开展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采用了《广西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进行归档管理,并将归档的电子档案在公安网、政务网上发布,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共享,提高了利用效率。

 

开展档案达标定级工作,推动全区公安档案工作——自治区公安厅档案馆依法制理公安档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公安档案工作能够同公安业务工作的发展同步进行。按照公安部《公安派出所档案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广西公安实际,制定了《公安派出所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广西公安派出所档案管理等级考评办法》,积极主动指导开展公安派出所档案管理达标升级活动,并协调业务部门把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列入公安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执法检查及各项业务考核评比中。全馆同志克服困难深入全区14个市以及边防、铁路、林业等1000多个公安派出所帮助解决档案整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实地检查指导验收工作,有效推进了派出所档案规范化建设进程。同时,还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培训民警3000多人次,提高了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全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档案室已达标定级125个,占应上等级的96%,1538个派出所档案工作达到等级管理标准,达标升级率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