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中心及展馆开放时间
(法定工作日)
上午:08:00 -12:00
下午:15:00 -18:00
查档及观展预约咨询: 0771-5852963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1:59来源(作者):
又一批名人档案“安家”自治区档案馆
——自治区档案馆举行覃应机同志档案资料捐赠仪式
自治区档案局(馆)局(馆)长黄明初(左三)向覃应机同志的亲属代表颁发收藏证书。
黄明初局(馆)长与覃应机同志的亲属代表合影留念。
2010年12月29日,原自治区主席覃应机同志档案资料捐赠仪式在自治区档案馆举行,覃应机同志遗孀韩炜女士及其亲属将覃应机同志保存的604件档案、425册图书资料捐赠给自治区档案馆。自治区档案局(馆)局(馆)长黄明初参加捐赠仪式并讲话,自治区档案局(馆)全体干部职工、韩炜女士及其亲属代表参加了捐赠仪式。仪式由自治区档案局(馆)副局(馆)长胡冬林主持。
黄明初局(馆)长在仪式上发言。他首先对韩炜女士及其亲属的捐赠行为表示感谢。他说,档案馆是永久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是各项工作利用档案的核心。档案馆功能的发挥首先取决于丰富的档案资源,而征集工作是确保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丰富档案馆藏的重要手段。在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档案资料的征集工作更加重要,其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要在各级档案部门开展征集工作的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主动向国家档案馆捐赠具有历史和研究价值的档案资料。近年来,不少老领导、知名书画家、作家、教授,以及普通市民朋友,纷纷将自己的书刊、书画、手稿、笔记本、照片、家谱、族谱等珍贵档案资料捐赠给自治区档案馆。目前,自治区档案馆已经为陆地、蒙古、韦必克、陈漫远、许林等同志建立了名人档案。这次韩炜女士又主动将覃应机同志保存档案资料捐赠给自治区档案馆,这是韩炜女士及亲属关心广西,支持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行动。
黄明初同时指出,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档案资料特别是党史资料的征集工作。领导干部特别是离退休老同志留存的一些个人或个人保存的党史资料,如笔记、日记、书信、手稿、发言提纲、讲话记录、回忆录、调查报告、照片、录音、录像、有关文件的摘抄件或复印件、文件起草过程稿,以及各种有历史价值的实物等,从不同角度记录和反映了我们党的历史和某个方面或某个侧面,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方位、多渠道地征集进馆。黄明初表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建立起门类齐全、载体多样、内容丰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各级档案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档案征集工作,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扩大档案收集面,以征集、复制、交换、接受捐赠、接受寄存等多种方式,收集散失在国内外、散存在社会上有关广西的档案资料,以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他衷心地希望社会各界,特别是拥有珍贵、丰富档案资料的老同志、老专家、老艺人等,更加积极地参与捐赠档案的公益事业,为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覃应机同志的小女儿覃乐娜同志代表覃应机家属在捐赠仪式上发言,她说,父亲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留下了许多档案资料,这些资料既是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财富,将其捐赠给档案馆永久保存,是为了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历史,让这些档案资料继续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覃应机同志出生于1915年11月,壮族,广西东兰人,1929年参加工作,为革命事业立下过不朽功劳。覃应机同志回广西后,在广西从政几十年,担任过许多部门的领导职务,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广西各族人民的经济和文教事业鞠躬尽瘁,其高风亮节有口皆碑。此次捐赠给自治区档案馆的这些覃应机同志档案资料,起止时间为1945—1991年,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工交、民政、政法、军事等方面,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十分珍贵,对于丰富馆藏,优化馆藏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仪式上,黄明初局(馆)长还向覃应机同志的亲属代表颁发了收藏证书、奖金及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