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教育发展的缩影:广西民族大学校史溯源

发布时间:2024-03-20 08:32:42来源(作者): 自治区档案馆 李坚

广西民族大学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是广西重点建设的五所高等院校之一,在广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

广西民族大学的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今中央民族大学)广西分院。1952年3月,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培养少数民族试行方案》和上级有关指示,根据当时广西的实际情况,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正式成立,旨在为广西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及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1952年3月19日,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行政干部第一期训练班在南宁开班,首届训练班共有学员186人,分为两个班,其中第一班的学员主要为苗、瑶、侗、回、毛南、黎等民族,第二班的学员大部分为壮族。当时学院的师资非常薄弱,仅有兼职班主任1人、专职副班主任1人、辅导员5人、职员11人。1953年2月25日,为扩大招生、健全机构、加强对学院的领导,广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陈漫远兼任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院长;同月,根据中南行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有关指示要求,学院名称由“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调整为“广西省民族学院”,1953年3月中旬,学院从原来的南宁市博爱街38号搬迁至南宁市西郊西乡塘新校址,即如今的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

广西省民族学院图章2.png 广西省民族学院图章.png

广西省民族学院的图章。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藏

广西省民族学院的教学方针主要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和广西实际需要,开展少数民族县(区)、乡级在职干部轮训,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干部新型知识分子,并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成为民族大学。同时还根据广西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广西民族工作的实际需要和民族学院的具体条件,相应调整教学方针和任务。1952年3月至1953年初,为了配合广西民族区域自治运动,民族学院的任务主要是突击训练民族区域自治运动的工作干部;1953年初至1954年底,为了进一步贯彻实现自治机关民族化的方针,民族学院的任务则转变为着重轮训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区)、乡级的在职干部,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政策、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1955年初至1956年初,为了适应我国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需要,民族学院的任务调整为培养少数民族中的新型知识分子,为各项事业培养专业人才,并继续轮训少数民族县(区)、乡级在职干部。1958年1月6日至23日,毛泽东主席抵达南宁准备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这是毛泽东主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来到南宁。1月22日下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人民公园冒雨接见5000多名广西的机关干部、解放军官兵、工人、农民和学生等代表。在接见广西学生代表时,毛泽东主席接受了广西省民族学院学生代表吴银花献花。

X046-ZP-001-0018-0006.jpg

1958年1月22日,毛泽东主席接受广西省民族学院学生代表献花。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藏

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原广西省的区划上成立,这是广西壮族人民和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年6月25日,学院名称由“广西省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学院”,并启用新印鉴。

X046-ZP-001-0007-0097.jpg

1958年3月,参加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大会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参观广西省民族学院食堂。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藏

X046-ZP-001-0007-0094.jpg

1958年,越南贵宾参观广西民族学院时和广西民族学院各族学员在一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藏

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指引下,经过各族师生员工的艰苦奋斗,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办学特色和优势不断提升,成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研究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地,展示民族团结和民族进步的重要窗口,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与纽带。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院发展,2004年6月23日,成立广西民族学院更名广西民族大学工作领导小组;同年8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去函教育部,请求批准广西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2006年2月1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同意广西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的通知》;3月1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广西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的通知》;5月18日,广西民族大学举办广西民族学院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暨建校54周年庆典大会,正式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半个世纪前的办校梦想照进现实,这是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广西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喜事。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广西民族大学秉承“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弘扬“团结共进、传承创新”的校风、“精益求精”的教风、“勤学躬行”的学风,在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