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档案人的担当书写一份脱贫攻坚的亮丽答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两部室喜获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发布时间:2021-05-14 17:57:19来源(作者):自治区档案馆 蒋宏灵

  近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文件,对在全区脱贫攻坚各条战线涌现出的甘于奉献、工作扎实、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两部室喜获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一是自治区档案馆办公室(人事部)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二是自治区档案馆收集保管部荣获“2019-2020年度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在脱贫攻坚这一“硬仗”上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档案人的答卷,谱写了一曲兰台人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从未缺席的赞歌。
  2015年起,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自治区档案馆定点联系帮扶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民新村和玉业村。马山县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而民族村、民新村和玉业村,属于典型的“九分石头一分地”的大石山区。面对这一深度贫困堡垒,自治区档案馆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充分发挥后盾单位的职能作用,将定点扶贫列入馆的工作重点和议事日程,坚持每月召开扶贫例会,推进帮扶工作计划,统筹项目建设和资金安排;优选驻村骨干力量,先后选派3批9名骨干力量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制定《“一帮一联”定点帮扶工作方案》,从馆领导班子成员到普通干部职工,都有明确结对帮扶对象,带动各部室党支部入村开展“岗村共建”、“支部互促共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扶贫日”捐款等系列活动,关心关爱困难群众。主动发展生产,实行开发式扶贫, 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指导三个村共成立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和培育发展黑山羊、生猪、黄牛、里当鸡、种桑养蚕、中草药种植、生态休闲旅游等特色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五年来,自治区档案馆直接投入帮扶资金246万元,争取社会资金5183万元,实施34个扶贫项目,改善村屯道路、人饮工程、村委活动场所等,累计650多户355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三个帮扶村相继顺利整村脱贫摘帽。
  与此同时,自治区档案馆增强脱贫攻坚政治担当,不忘主责主业,主动与自治区扶贫办沟通协调,推动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作为平时考核指标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贫困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推进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与脱贫攻坚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检查、同步考核。组织有关部室把做好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来抓紧抓好,先后选派了4名业务骨干参与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综合协调专责小组工作,协助建立健全扶贫档案归档操作流程与制度,做好自治区本级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确保11个专责小组及67个成员单位精准扶贫归档资料(包括电子、音像、视频、照片等)应收尽收和规范整理。先后整理归档档案561盒、10317件,为国家省际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脱贫攻坚考核评估、普查验收及自治区扶贫成效考核提供了有效依据和支撑,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可追溯、可查询、可评价,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有据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