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工艺 普及档案知识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档案传统修裱工艺讲堂”开讲

发布时间:2019-10-30 11:18:22来源(作者):自治区档案馆 

 


           近日,以档案传统修裱技术、字画传统装裱工艺等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传统修裱工艺讲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开讲。自治区档案馆开设此次“工艺讲堂”,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自治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重要作用,引导社会公众近距离感受档案文化和中华传统工艺的魅力,吸引更多人了解档案、走近档案、关注档案,增强档案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
  广西艺术学校2019级美术班的30余名师生成为“工艺讲堂”第一批受益者。学生们通过“聆听”、“观摩”、“操作”等过程,了解了档案保护技术和字画装裱的相关知识;在参观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载体类型、破损档案的种类以及运用数字仿真复制技术、现代机械修复技术和传统手工修复技术抢救珍贵档案的成果展示中提高了对档案和档案保护技术的感性认识;在操作体验环节,学生们亲身感受了档案修裱的工艺流程并在老师们手把手的指导下,初步掌握了破损档案的“补缺”、“托裱”等技法。
  此次活动,增进了学生对档案文化的了解,普及了传统手工档案修裱工艺,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课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工艺,在零距离接触传统档案修复技术的体验中感受历史、关注历史。广西艺术学校带队老师说:“学生来参加自治区档案馆开展的此次活动,既是学生的社会实践课,也是专业课堂的有效补充。本次活动里,融入了档案、非遗等元素,十分有意义。相信学生在参加完这次活动后,能够更加激发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之心,也增强专业知识的积淀。”
  据悉,此次“工艺讲堂”为第一期,后续自治区档案馆将继续举办多期“工艺讲堂”,邀请老干部、中小学生等不同群体参加系列体验活动,推动档案工作不但走进校园也走进社区,让档案文化和中华传统工艺的魅力散发出新的生命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 凌艳萍/文   丘革灵/摄影)
 


 


参加“工艺讲堂”的学生在观看档案修裱流程



参加“工艺讲堂”的学生观看档案仿真品




参加“工艺讲堂”的学生在学习档案修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