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档案人员千方百计为市民查找档案收获了满满的点赞
发布时间:2017-08-07 10:43:45来源(作者):南宁市档案局 粟盛民
近日,南宁市档案局收到一封市民寄来的感谢信,信中深情的话语,对档案人员人员千方百计为市民查找档案的为民服务情怀充满了感激,给予了满满的点赞。
这封感谢信是一名叫覃小洪的市民寄来的。
“首先感谢档案馆领导和所有工作人员帮我查到本人档案,因为得到档案材料才是事实的依据,才是10多年工龄的佐证。”信中开宗明义点出了来信的缘由。
接着,信中提到“我是2009年12月办理退休(50岁)的,由于自己的档案不齐被当时工作单位的养老科‘砍’了12年工龄。为工龄一事我找了很多的档案馆和人才市场,走个遍、找个遍、差点哭遍!不是吗?我17岁参加工作,爱国、守法、敬业,到头来还不如社会闲散人员交一笔钱养老领到的工资,当时我只得20年工龄(910元/月)。经这里的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深挖细查,最终愣是在浩瀚的档案中帮我查找到了大部分档案。这里的工作人员热情、面带微笑,这里的工作人员吃苦耐劳,这里的工作人员认真负责,这里的工作人员不怕脏不怕臭。所以这里的工作人员就是我的救星,这里的工作人员就是我的恩人。”覃小洪的信中对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充满了感激之情。
信中还说到:“市国家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位到来者服务,我就是得到满意接待的其中一员:特别是张科长(作者注:市国家档案馆原主任科员张桂芬同志,2016年11月已退休)的微笑和每一句激励话使我至今难忘:‘有一位老同志也是来查档,为要认定他出来干革命工作时段的有关待遇,他足足找了五年才成功。请您不要着急,我们会帮您尽量查找的’,是她这句话使我执着不放弃,最后终于到达胜利彼岸!还有胜任本职工作的周科长(作者注:即市国家档案馆周心龙同志)也是使我难忘和感动的人。因我记不清时间、当时证人名字等一时半会查找不到档案而心急如焚、上蹿下跳时,周科长热心地给我搬凳子、递茶水,轻言细语地安慰我,请我好好放下心来,表示他们会想方设法帮我查找档案的。还有默默无闻的小罗(作者注:南宁市国家档案馆没有罗姓工作人员,可能是来信人记错了),当时还有一大堆人在等候他们查档……辛苦啊,谁懂?只有我们知道!”。
信中最后无比激动地说道:“千言万语只有感动!感恩中有你们,愿好人一生平安!敬礼!” 其实,覃小洪的感谢信反映的只是南宁市档案局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一个侧影。但是,“窥一斑而知全豹”,深深体现了南宁市档案人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优良品质和为民情怀,体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念深植于广大档案干部的心中。
据了解,南宁市档案人员能为市民一心一意做好服务,这得益于多年来南宁市档案局重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开展了作风建设活动,不断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和档案业务建设,在组织实施档案工作规划目标任务的过程中,严明各项纪律,严格教育管理,强化岗位业务培训,把“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作为档案干部的神圣职责,弘扬“爱岗敬业、求实创新、守寂持清、乐于奉献”的广西档案干部精神,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干部队伍。要求档案工作人员把每一位来查阅档案的群众奉为自己的亲人,想方设法为群众查找档案,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