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后人来梧州 查阅档案揭谜底
发布时间:2018-11-14 17:26:49来源(作者):梧州市档案馆 梁志坚
2018年11月12日,广东省揭阳广播电视台记者陈奕波一行3人,在《梧州公安报》原执行副主编辑苏泽猷(潮州老乡)的陪同下,来到梧州市档案馆,请求查阅清咸丰3年(1853年)时任梧州知府陈瑞芝的有关档案材料,同行人员中有陈瑞芝第6代嫡孙陈梓佳、族侄陈克文等人。
据了解,清咸丰3年(1853年)春,陈瑞芝任梧州知府,统率朝廷官兵抵御粤东起义军的攻城行动,击毙粤东起义军首领田方、侯成。清咸丰5年(1855年)陈瑞芝带兵出御梧州城外号称10万之众围城的红巾军,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战斗,清咸丰7年(1857年)8月10日,被起义军围困4个月的梧州城因弹尽粮绝,被起义军攻破,陈瑞芝突围出城。
清咸丰8年(1858年)5月梧州知府陈瑞芝与广东提督昆寿联手出兵,从水路进攻收复梧州。
其后部分起义军发动了小规模攻打梧州城的战斗,均备守城官兵击退。
这场梧州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攻城与守城反复拉锯式战斗一直持续到1860年,前后时间持续7年,这就是梧州历史上最著名的兵事。
梧州市档案馆查阅接待人员了解到,陈瑞芝是广东省揭阳县榕城人,其家族商号称“泰兴”,清代有“揭阳首富”之誉,后人大部分现居于当地,之前他们只知陈瑞芝在梧州任知府及相关零星传说,经过广东省揭阳电视台记者陈奕波挖掘整理有关历史资料,他们阅读后才得知陈瑞芝在梧州守城御敌的这一历史故事。
陈记者一行这次来梧州,他们就是为了查证史料,并带着一个疑问,陈瑞芝当时从距离梧州700公里外的家乡揭阳县到梧州当知府,为什么会自带潮勇(潮汕勇兵)、兵器和军饷?
经过梧州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帮助查找《梧州府志》、《苍梧县志》、《梧州市志》等馆藏档案资料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代档案,得知其中的原委。原来,在清咸丰7年(1857年)8月10日,梧州城被起义军围城攻破,陈瑞芝作为地方最高长官,弃城突围,被朝廷问责免职后,清咸丰8年(1858年)5月18日广东布政使江国霖修书奏请朝廷,请求批准已经被革除职务的前梧州知府陈瑞芝仍行管带潮勇自备资金兵器到梧州城剿办匪徒以观后效事。
清同治8年(1869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请朝廷,请求批准陈瑞芝署理绥德州(今陕西省绥德县)知州事。
从这两份档案,终于知道了陈瑞芝知府在梧州守城的后续故事及其后去向,了却其整个家族的心愿,也为其后续编制族谱提供了最权威的官方档案凭证。其一行4人对梧州市档案馆的便民服务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以及帮助提供的档案与线索对其家族的重要作用表示衷心的感谢,陈奕波记者还将其个人专著《图说岭南水城》(记载有梧州知府陈瑞芝家乡广东省揭阳县人文史事)一书赠送给梧州市档案馆珍藏。

图中右1为梧州知府陈瑞芝第6代嫡系孙陈梓佳,右2为族侄陈克文,右5为广东省揭阳市电视台记者陈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