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中心及展馆开放时间
(法定工作日)
上午:08:00 -12:00
下午:15:00 -18:00
查档及观展预约咨询: 0771-5852963
发布时间:2010-08-17 16:21:00来源(作者):
一、毕业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及联系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
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道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道证后,才得以实现的。
二、毕业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档案
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甚至有的毕业几年了,可档案还在学校放着;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似乎“档案没什么用了”。其实不然,这里只作简要说明。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你的人事档案。今后,你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按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以报道证人事部门签署日期为准)一年后,即可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批准转正定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一年(以报道日期计)、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三年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
另外,因为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后面临转正定级、职称申报,甚至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国家强制推行的福利政策,以及开具考研、出国等有关证明等都要用到人事档案。这些证明都必须要求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的部门才能办理,学校或者非档案管理机构都不能出具。
三、哪些机构能保管人事档案
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人事关系。另外,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如省人才、市人才、各区人才等,它们的区别只是所属部门的不同,其它无任何区别。
四、档案放到人才机构保管有什么好处
档案是一个人成长历程的证明材料。根据我国现有的人事制度管理,大学生办理报到证后,档案由人事部门或人才中心管理。在保管期间,管理部门应该按时为提供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出具各种证明等手续。同时可避免成为“死档”,导致无法进行流动。按照人事部的最新规定“没有按程序进行转正定级的档案,人才中心不得接受”也就是说,不能流动,这会给今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请大家注意。
五、哪些毕业生的档案适合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就业单位不能解决户口的外地毕业生;准备考研的外地毕业生;还无法确定能否在现单位长期干下去的毕业生;有工作但单位不能放档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