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旧图说南宁(南宁的电影院)(图)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4:34来源(作者): 

 

 

南宁市早期的电影院仅仅是“中华”、“民族”、“和平”(后来改为“新闻电影院”)三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民众的娱乐需求,有关部门又把“红星剧场”、“邕剧院”、“桂剧院”、“艺术馆”(市委旁边)、工商联礼堂(改成解放电影院)、工人文化宫礼堂等改成影剧院。随后又增加了“江南”、“星湖”、“实验”、“新竹”、“南铁”、“民生”、“友爱”等电影院。还一度利用“灯光球场”、“展览馆”、“工人文化宫”、和“人民公园”开设了露天电影场。

70年代的电影重重复复放影的就是那几部国产片,如《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南征北战》、《苦菜花》等,抑或就是放影人们不愿看的革命样板戏电影。译制片也不算多,也就是和中国关系比较友好的几个国家的电影,如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地下游击队》、《广阔的地平线》、《勇敢的人们》,越南电影《琛姑娘》,朝鲜电影《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南江村的妇女》,前苏联的影片《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再后来才有了市民认为最好睇的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和《桥》。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领域逐步开禁时,南宁市上影了曾轰动一时的印度电影《流浪者》,当时放影的场数远远满足不了对电影文化如饥似渴的市民,南宁市各大电影院日夜24小时全天候放影,由于难买到电影飞,我也是只能在凌晨3点左右去欣赏这部佳作,在当年也认为是值得半晚三更去睇了。其实在未开禁之前,南宁市的几家电影院周不时都会有一些所谓的内部片、批判片的影片放影。说是批判片但大多数观众总是带着欣赏的心情去观看的。记得所谓的内部批判片有《刘三姐》、《苗家儿女》、《火山禁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