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现在有没有正宗的“老友面”(图)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4:33来源(作者): 

 

何谓正宗?原为佛教始祖教义的嫡系相承者;泛指嫡传承继,南宁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老友面”已无人得知,但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相传在中山路上的一间饮食店煮的一种酸辣面很好食,叫做“老友面”。以后每逢胃口不开,或者有点伤风感冒时都是专程去到那里吃一碗“老友面”。当时在南宁市算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也可以算是“正宗”了吧。既然是正宗了那就应该以这间饮食店的煮法和原材料作为正宗的标准了。记得有时去食“老友面”时会见到有师傅在骑楼下跺酸辣椒,跺半肥瘦的猪肉,切酸笋(是在瓦坛里用盐腌的那种酸笋,不是现在水浸的那种酸笋),蒜蓉等。看到师傅是这样煮面的,首先用生油爆香蒜蓉、豆豉、酸辣椒、酸笋,然后再放肉,煮到七成熟时加入高汤,待煮滚后放入加有碱水的湿面条,熟了再撒上一点葱花,几分钟后一碗正宗开胃的“老友面”就捧到了你的卓面。现在市面上的“老友面”材料都是经过改良的,所以说现在南宁是食唔到正宗的“老友面”既。

南宁市的正宗小笼包是由南宁万国大饭店推出的,当时是叫做“天津包”很受顾客的欢迎,许多人都从远处慕名前来品尝;“水煎包”是由兴宁路的亨得利店附近,马王庙巷口过来几间铺头的一间饮食店首创;“卷筒粉”(广州叫做肠粉)则是由民生路与兴宁路转弯角的“三和馆”饮食店首创;讲到“生榨米粉”呢就要首推地洞口的那一摊了,后来搬到交易场的邕剧院旁边;甜酒、芝蔴糊、糖糕、伦教糕、糍巴、炖粉就是红十字会医院对面的龙胜街巷口的那一家最正了;八宝糯饭只有民族电影院对面果间店先至有得食;粉虫比较难整,只有鸡行头的一个私人摊做得口味比较正。油条是大华饭店做得大条,豆浆又够甜;杂烩粉最先是在解放路尾的“汉伦”饮食店煮先;4分钱一碗的“细素”(一两素粉)是在石巷口的海珠饮食店有得卖,方便了小朋友;牛腩粉当然是回族饭店最正点了,回族饭店几次易址,最早是在民生路的广州照相馆旁边,后搬到共和路,再搬到朝阳路,现在新华街;想食到风味的牛巴粉呢就要等到晚上10点以后在水街与博爱街口那间饮食店的夜市了,真系食到肚涨了个口仲想食;

以上讲到的饮食店的店名现在有D年轻人是不知道的,在那个年代是没有个体饮食店,所以也就十几二十间左右,比较有名的是万国大饭店(民生路)、新生园(民生路)、梅记(当阳街)、民族影院对面那间凤凰冰室(当阳街)、西北饭店(西关路)、清真(民生路,现在新华街)、大华饭店(解放路,原在布新街)、葵记(云亭街)、海天(兴宁路)、三和馆(民生路)、宏记(新华街和平电影院对面)、海珠(解放路)、汉伦(解放路)、差D就忘记左造反楼(新华街)了,这是一间当时在南宁市唯一开通宵的饮食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