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机轰炸下的南宁城(图)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4:33来源(作者): 


日机轰炸后南宁民族路(今民族大道西段)的残垣断壁。


1939年8月14日被日机轰炸的中山路道救医院(在今基督教堂处)。


《南宁民国日报》报道南宁遭日机空袭的消息。


群情激愤。


1944年被日机炸毁的南宁德邻路的建筑物。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曾两次占领南宁,期间日机肆意轰炸25次之多,给南宁城市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一、公共汽车。南宁的公共汽车始办于1933年7月,1939年南宁第一次沦陷前夕因受战争影响被迫停办,直到解放后的1956年才重新开办,其间中断17年。

    二、民间航空。1934年5月,西南航空公司在南宁开航,国内航线东至广州、西至龙州,由南宁到越南河内一线还是我国开到国外的第一条航线,抗战开始后,为避免日机袭击我民航客机,南宁航线被迫停航。直到解放前夕,才由香港往南宁到昆明的航线短期飞过,其间中断12年。

    三、自动电话。1934年10月南宁就成为广西第一个安装有自动电话的城市,后来由于战争的影响和破坏,南宁只好重新改用落后的磁石式和共电式电话。直到1960年3月,南宁才重新安装使用自动电话,其间中断15年。

    四、铁路。1939年南宁第一次沦陷前夕,湘桂铁路衡阳至柳州段即已通车,1940年又通到来宾。当时南宁到镇南关(今友谊关)230公里的路基土方工程也已筑成95%以上。日军入侵桂南后,当局为防止日军利用已完成的路基继续修筑,只得扒平路基。1950年冬,人民政府重新筑建路基并铺轨,1951年2月23日,铁路才由来宾铺轨到南宁,越过邕江,同年11月7日,至镇南关(今友谊关)全线通车,南宁铁路的建成被耽误了13年。

    五、工业生产。战前,南宁工业不多,但有些工厂已有相当规模,如当时的广西印刷厂即有职工500多人,每日可印教科书6万册;《南宁民国日报》曾经每天出版对开纸2至3张。战争给南宁的工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解放多年后才恢复到战前水平。

    六、人口。战前南宁人口最多时曾达11.3万人,日军第一次退出桂南后,南宁人口降至57700人,比战前减少48.6%;1945年日本投降时,南宁也只有66700人,比战前减少39.4%。直至1949年9月抗战胜利4年后,南宁人口还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而只有96000人。

    七、市区和街道。如今位于市区中心的中山、民生、兴宁、德邻(今解放)、共和、南环、桃源、民权、民族等马路都是1929年至1933年之间开辟的。抗日战争中,由于被日机多次轰炸和两次沦陷,加上战时缺乏财力、物力,所有街道都变得疮痍满目,直到解放后才得以重新修建。

    八、建市。1929年,南宁曾一度建为县级市。1939年9月,国民政府曾通令重庆、成都、桂林、南宁、西安、昆明等10个城市准备建市。其他城市很快得到实行,唯独南宁因两个月后即第一次被日军占领而使建市计划成为泡影。直到解放后的1950年2月南宁才正式建市,滞后十多年。(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