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梧州的水上运动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4:22来源(作者): 

图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梧州乐群社游泳队在抚河游泳场合影

 

图为梧州乐群社运动优胜队运动员合影

 

梧州水上运动由来已久,早在1925年间,梧州就在抚河上建造了游泳场,开展了游泳活动。后来军阀混战,粤军陈济棠出兵攻占了梧州及上游一带。陈济棠派区芳浦为梧州市长。区在任期间,1928年在旧电厂对开河面又建造了新游泳场,并在这一年秋季,举办了梧州市第一届游泳比赛,邀请广州游泳名将陈其松、杨元华等十多人来梧表演。通过这次比赛表演,运动员大开眼界,学到了不少游泳先进技术。此后,当时设在梧州的广西大学、精武会、电厂、乐群社等单位也先后在抚河上建造了游泳场,场上设在三米高的跳板。从此,梧州群众性的游泳和跳水运动,逐渐开展起来。

1930年,梧州人兴起了打水球运动。此后,精武会、乐群社、红十字会、神鹰等水球队相继建立,并经常进行友谊比赛。1932年后,香港九龙、佛山等地水球队常来我市进行交流和比赛,从而促进了梧州水球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抗日战争前,广西曾两次参加全国运动会,所参加的运动项目都以游泳为主。梧州市运动员黄景焕、刘琨等被选为省代表,比赛中名列前矛,尤其是黄景焕得分最多。广西队也获得团体总分名次。

1941年,香港、澳门沦陷,港、澳、穗三地的游泳跳水运动员云集西江,举办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水上运动比赛大会,经费由商人捐献。这次大会,吸引了不少港、澳、穗及其他兄弟省市运动员参加,盛况空前,有力地推动了梧州水上体育运动的开展。

抗战胜利后,在张志宏、陆威林、卢川等一批商人的赞助下,在抚河榜山边,建造一座当时算颇具规模的游泳场,对梧州水上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今,梧州市民在抚河上运动的游泳场其前身就是从那时延变过来的。岁月悠悠,沧海桑田,解放后游泳场虽几经维修和更换,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游泳场诞生及梧州水上运动兴起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