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在建筑中的平话人文风俗档案

发布时间:2017-09-18 10:58:46来源(作者):南宁市档案局 粟盛民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在广西南宁市江南区至今仍然留存大量由平话人创造的古建筑群,是研究平话人文风俗的重要物证档案资料。扬美古镇保留完好的古建筑就是平话人文风俗的最好见证。
    扬美古镇是江南区江西镇的一个行政村,古镇历史悠久,据族谱记载和民众口碑是宋代建村,明代成镇,清代繁华,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这个仅有6.5平方公里大小的村镇上,近乎奇迹般保存着数百年记忆,古镇内有古街8条、古码头8个,明清古建筑260多处、390幢,是目前广西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五叠堂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宅院。斑驳的大门、路旁青砖砌筑的墙壁,肃穆而庄重,砖与砖之间的白色沟缝似乎还可以闻到黄糖和糯米的芬芳,做工考究的门扇,雕有花纹的门楣,气派不凡的影壁,无不渗透着一种艺术的底蕴和历史的沧桑。“因为我们的先人来自中原,世居于此,所以建筑也结合了中原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特点,从整体来看建筑四平八稳,承重柱下立有‘太平鼓’,称‘四平八稳太平鼓’,大门两旁的石础上有铜钱的纹饰,寓意招财进门,在瓦当上刻有一只倒挂的蝙蝠,寓意福水长流。五进一进比一进高,寓意步步高升。门上有门眼,有八卦,有门当户对,厅内有诸多寓意吉祥如意的纹饰,这些都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岭南文化的结合主要体现在骑楼风格。这所房子厅外都是相通的走廊,屋檐也特别翘,这是因为岭南多雨……”在景区讲解员许建林滔滔不绝的讲述中,平话人的智慧可见一斑。江南区福建园街道淡村、白沙村及江南街道、沙井街道也保留有一些古建筑。
    平话人房屋的建筑设计和使用功能上充分体现了平话人的习俗。建筑门两侧安装暗孔用于抵御敌人进攻,门旁部分石板为红色,平话里“红”与“旺”同音,既言鸿运当头,又暗含兴旺发达之意。在有门板的门两边各有一块重重的石方墩,用于平衡门板的力量,以延长门板的使用寿命。宅院后种有大榕树,既可以挡北风,又能够涵养水分。在传统文化中就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说法,屋后种树是传统习惯。另外,在平话中,“榕”与“龙”同音,“榕树”即“龙树”, 庭院中以种植榕树寓意“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