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疾雨骤旗更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图)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3:43来源(作者): 

    资料图片】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由于党的“一大”召开于1921年7月,而在战争年代档案资料难寻,具体开幕日期无法查证,因此,1941年6月在党成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文正式规定,7月1日为党的诞生纪念日。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结果,确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7月31日最后一天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会议是在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中一艘画舫上召开的。这是按当年画舫仿造的画舫,停在南湖上供游人瞻仰。 新华社发 

 

  在抗震救灾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中国共产党迎来了87周年华诞。 

    87年征途漫漫,87年功昭日月。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的中国共产党,87年来始终以强国富民为己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与时俱进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87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事实充分证明,这个政党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87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人民生活大步改善的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完全彻底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还是在气象万千的和平建设时期,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党的生命融入人民的血液之中,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领导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斗争,鲜红的党旗始终在中华大地上高高飘扬。

 

党旗飘扬 新华社发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依稀在目,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又突然发生,加上国际经济疲软、粮食和石油价格高涨、拉萨“3·14”暴力打砸抢烧事件及随之而来的奥运火炬境外传递风波,全力以赴筹备北京奥运会的中国,面临着严峻考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空前严峻的考验面前,中国共产党表现出了无私无畏的优秀品质和不畏艰险的坚强意志。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各级党委迅速行动组织救灾,基层党组织团结广大党员干部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高扬的旗帜,用行动感召群众,凝聚力量,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灾救灾伟力,夺取了抗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全面胜利和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阶段性胜利,展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总揽世界风云,沉着指挥应对,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排除一切干扰,始终把精力集中在办好“自己的事情”上,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坚决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成为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的主心骨、建设美好生活的“领头雁”。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每遇艰险都表现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愈战愈强的生命力,让世人刮目相看。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日新月异的新中国建设,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催人奋进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现代史在中国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意志中不断书写着辉煌篇章。 

    风疾雨骤旗更红。肩负祖国和人民重托的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会被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所吓倒,任何艰难险阻都将把中国共产党人锤炼得更加坚强。胜利属于伟大的中华民族,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属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献给奋战在抗灾前线的共产党人

    5月23日,党员在四川什邡市60米大街第四段受灾群众安置点临时党支部成立仪式上宣誓。这个24人的临时党支部将带领受灾群众抗灾自救。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共产党人抗震救灾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就是心系祖国、情牵人民的精神,就是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就是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精神。

灾难中,这面党旗更红

    5月23日,武警黑龙江总队的党员排队交纳“特殊党费”。当日,武警黑龙江总队开展交纳“特殊党费”的活动,向灾区人民群众献上一份爱心。新华社发(陈维奇 摄)

 

   “共产党万岁!”镌刻在一块水泥板上的不长文字,矗立在阿坝州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头,被过往的人反复诵读…… 

    汶川大地震,把素有“古羌王遗都”之称的千年古羌寨萝卜寨几乎夷为平地。危难时刻、险境绝地,村里共产党员挺身而出,践行党旗下的誓言,带头冲向了最危险的地方—— 

废墟上,那面党旗犹艳   

      图为6月9日,成空航空兵某师副师长侯卿明带领“党员突击队”在四川彭州银厂沟灾区清理废墟。 新华社发(刘应华摄)

 

    5月12日,四川,地震来袭!在房倒屋塌的村屯里、在山石飞滚的山梁上、在抢修毁损的公路处,人们看到,在广大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 

    是共产党员,背着群众转移到抗震帐篷里;是共产党员,帮助群众从瓦砾里挖出生活用品;是共产党员,扛着救灾物资送到群众手中! 

    30多个日日夜夜,责任如山,使命如山,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在“孤岛”坚守,一个个共产党员在废墟中舍己救人……

废墟上,党旗依然高高飘扬—献给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共产党员

 

   5月22日,一名解放军在搬运沙袋,夯实桥基。 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救灾一线,当地的唯一一座桥梁被震毁。解放军空降兵某部抓紧时间抢架浮桥,在3天时间内完成了桥梁的架设,极大提高了灾区救援速度。 新华社记者 黄深钢摄 资料图片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美丽的巴蜀大地。 

     时间指针凝固在5月12日14时28分。就在房倒屋塌的村屯里,在山石飞滚的山梁上,在抢修毁损的公路处,人们又见到那亲切的身影——共产党人,大家又听到那熟悉的名字——共产党员。

228万多共产党员投身四川抗震救灾一线 

    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2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据不完全统计,灾区共有17500多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2288000多名共产党员投身抗震救灾一线,各级领导干部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主心骨。

危难时刻,共产党员擎起一片天 

    在危如累卵的建筑物下搜救幸存者,冒着生命危险打通一个个“灾区孤岛”,在滚滚泥石流中指挥灾区群众转移,强忍丧失亲人之痛投入抗灾抢险……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在历尽劫难的灾区废墟上,用他们的党性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入党誓言,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危难时刻,为灾区群众擎起一片天。

 

新华网广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