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代表体验京津高速铁路:三声惊叹和一次掌声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3:24来源(作者): 

三声惊叹和一次掌声献给动车组

“三八”妇女节里,广西代表团部分代表体验京津高铁

 

 

3月8日,在北京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广西代表团部分代表,利用大会休息时间,搭乘“和谐号”动车组,体验京津高速铁路的运行情况。

 

三声惊叹和一次掌声

 

初春的北京,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上午9时许,代表们一行来到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的起点站——北京南站。在宽敞的中央候车大厅里,铁道部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热情地给代表们介绍北京南站和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建设情况。

 

9时30分,代表们登上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乘车体验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运行情况。随着列车平稳地驶出站台,在几分钟内,时速便达到了300多公里。

 

这时,“和谐号”的总设计师——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来到车厢,亲自给代表们介绍动车组的情况。他说,京津高速铁路全长120公里,列车最高运行时速350公里,北京至天津30分钟内即可到达。“哇,这么快啊!”代表们惊呼。

 

代表们的第二次惊叹,是“和谐号”的节能技术。张曙光介绍,该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全列车可载客600人,平均到每个乘客身上,能耗才4元钱。另外,列车全车用铝合金焊接,铝合金只有2.5mm的壁厚——将比纸厚不了多少的铝合金薄板拉成蜂窝状,再组焊起来。这样,传统的一节车厢总重量大概有22~23吨,而“和谐号”一节车厢只有7吨重。列车还采用了自动再生技术,98%的动能可以全部再生利用。列车还非常平稳、安静,时速达到350公里的时候,车厢里的噪音在65分贝以下,比日本车和德国车都做得好。

 

当张曙光介绍“这个列车4.5万多个零部件全部在国内生产”时,代表们又一次用“哇”来表达对我国先进技术的惊叹。

 

张曙光说:“我国时速200公里的列车中引进外国技术后,时速350公里的车全部自主设计自主生产!”听到这里,代表们纷纷竖起拇指,然后一边鼓掌一边对张曙光说:“你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和谐号”一扇玻璃5000元

 

听了介绍,代表们争先恐后,向张曙光接连抛出一个个问题。

 

潘雪梅代表好奇地问:“高速铁路这么高的速度,怎么保障安全性?”张曙光说,安全性是“和谐号”最重要的指标,它全线高架,和地面互不干扰,全线的运行控制采用计算机控制。“虽然有司机坐在这里,实际上是不操纵的,主要通过北京的指令中心给列车发布指令,列车通过指令根据车载计算机运行。”张曙光介绍,“和谐号”虽然以350公里的时速在跑,但计算机很清楚前后其他列车的速度和距离,计算机之间联网运行,车与车的追踪可以做到3分钟,“今天我们这辆车的追踪是5分钟”。 

 

乃东红代表抢着问:“要是碰上停电和重大事故,列车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张曙光回答:“今天用的电是北京亦庄开发区的,天津开发区也有一路供电。如果北京亦庄的供电有问题,会启动天津的供电,这是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如果再发生特大问题——如战争或人为破坏等因素断电,车载计算机会使列车全线立即停车。”

 

潘雪梅又抢过话题:“透过玻璃往外看,感觉到350公里也不快。列车高速运行的时候有很大的冲击力,我非常想知道列车的玻璃多少钱一块?”

 

张曙光透露:“‘和谐号\\’采用的是防弹级高强度减速玻璃,一扇玻璃5000元左右,全国只有秦皇岛和福建的两个企业可以生产,如果从国外买得1.5万元左右。” 

 

代表兴趣不断,不停发问:“在山区怎样?”“离心力大不大?拐弯程度如何?”“轨道的宽度跟普通轨道的宽度是否一样?”“时速达到每小时350公里,产生的磁场对附近居民是否有辐射?”……张曙光一一解疑,说:“城市里拉的高压电线都是在20~50万伏以上,列车现在用的2.5万伏用电以及车厢用的牵引电机,全部是常规电器设备,因此它的辐射跟日常机床用的电机辐射一样,几乎没有。” 

 

一代表说:“欢迎您的技术延伸到广西。”张曙光笑着透露,“广西境内到广州的铁路线,就将全部用高速铁路的技术。”

 

代表声称“还不过瘾”

 

张曙光向代表透露,未来中国铁路的客运将全部采用“和谐号”动车组。这一番话让代表们雀跃不已,一位代表说:“中国铁路高速时代即将到来!”

 

来自灵山县的潘雪红代表说,她曾经搭乘过日本的新干线和上海的磁悬浮,相比之下,“和谐号”给人的感觉更平稳,更舒适。她认为,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国发达城市将都可以享受到便捷的轨道交通。 

 

人大代表、南宁铁路局柳州机务段内燃机车司机黄和龙平时都在“开车载人”,他高兴地说:“今天总算当了一回乘客。”回程时,他特地参观了火车的驾驶室,很羡慕北京的火车司机能有这么好的驾驶环境。他说:“希望有一天广西境内的铁路也能达到这种水平。” 

 

京津城际的车厢宽敞明亮,座位舒适,旅途中不会感到疲惫,而且,整个行程都有列车员为旅客斟茶倒水,服务非常周到。这些,让来自东兴农村的京族代表苏明芳十分兴奋,他说,国家正在编织的中国高速铁路网,将实现中国经济的再一次跨越性发展。短短30分钟的行程就要结束了,苏明芳感慨地说:“太短了,不过瘾!”

 

两会特写:“期待这样的高速列车早进广西!”

 

 

3月8日,广西代表来到北京南站,体验京津城际高速列车。这是代表们在上车前听取铁路工作人员介绍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建设运营情况。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特派记者 卢建宁

 

“期待这样的高速列车早日开进广西,拉动广西快速发展!”这是3月8日,广西代表亲身体验京津城际高速列车时发出的感慨。

 

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流线型的车身,高性能的设施……“和谐号”城际高速列车上,代表们纷纷拍照留念,啧啧赞叹:“现代感十足,简直和飞机一样!”。启动不到10分钟,列车运行时速已经接近350公里,刘庆宁代表连连称赞高速列车平稳舒适、噪音小。谈笑间,一列车迎面而过,杨琴代表不禁惊叹:“列车在瞬间就擦肩而过,真是风一般的速度啊!”

 

 

恰逢“三八”妇女节,女代表们兴奋地在“和谐号”高速列车旁合影留念。

 

代表们走进驾驶室后方,察看司机操纵和列车控制系统工作情况,并透过车窗观看沿线景致。邓文代表高兴地说:“这么快的速度,从车窗向外看,却没有眩晕的感觉!”铁路工作人员介绍说,列车使用的是减速玻璃,可以避免旅客晕车,提高乘车舒适度。

 

代表们还详细询问了列车技术创新、生产制造和运营安全等情况。当了解到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全面掌握了时速350公里动车组的关键技术、国产化率达到85%后,大家非常钦佩铁路工作者的自主创新能力。

 

空姐常见,像空姐一样漂亮且服务周到的列车员却不常见。这不,杨盛川代表就享受了一回列车上的“航空”服务。

 

当得知京津城际铁路全线大部分路段“以桥代路”,减少了占地,同时列车人均仅耗电8千瓦/时,廖如恩代表连声称赞这是一条“环保线路”,为广西铁路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他建议,今后铁路建设要继续做好保护沿线生态环境方面的工作,实现铁路发展与沿线生态的和谐统一。

 

只用了半个小时,列车就抵达了天津站。“平稳、快捷、安全!”代表们给予了高度评价。得知南宁到广州高速铁路也将采用同类技术时,代表们兴奋不已。王爱勤代表说,如此先进的技术将大大缩短两广间的时空距离,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大幅增加,区域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从京津高速铁路取得的成就,我们看到了广西铁路建设的美好未来,更坚定了加快广西大规模铁路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特派记者 郭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