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清明未到祭祀已现小高峰 市民最好错峰出行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3:21来源(作者): 

3月28日、29日,是清明节前一周的双休日,全区62家殡葬服务单位迎来了祭祀小高峰,共有12.4万市民前往扫墓。市民祭祀的新风旧俗在祭扫过程中发生了“碰撞”。据自治区民政厅预计,清明期间全区祭拜人数将会达到200万人,市民应实行错峰祭祀。

    鲜花换鞭炮收效好

    “这两天很少听到鞭炮响,市民祭祀越来越文明了。”南宁市殡仪馆一位工作人员高兴地说。3月29日中午,记者来到南宁市殡仪馆,馆内没有鞭炮的喧嚣,显得安静许多。在“收缴鞭炮 领取鲜花”处,桌上放着鲜艳的菊花和康乃馨,旁边摆着两条鞭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宣传到位,大多数市民都自觉不携带鞭炮前往。

    在南宁市青龙岗长安墓园的8个墓区入口处,各设有一个“鲜花换鞭炮”点。市民若携带鞭炮进入墓区,工作人员将用一枝菊花换下鞭炮,并发放存放牌暂时保管,待市民祭祀下来时,再领取鞭炮到指定烧炮点燃放。工作人员说,一个上午,已经有二三十名市民换取了鲜花,40枝鲜花都快换完了,九成市民对此表示理解,并称这个做法收效较好。

    烧纸钱引燃小树

    “树葬区着火了,快拿灭火器上去灭火!”29日上午10时30分,青龙岗长安墓园经理唐铁接到消息后,抱起一个灭火器冲了上去。

    记者看到,小树的火已被扑灭,还在冒烟。工作人员提着一桶水浇了上去。

    正在祭祀的黄女士一家告诉记者,他们来到墓碑前时,看到附近一座墓碑旁的两棵小树着火了,火苗直往上蹿,但丧者家属已不见人影,纸钱还在燃烧。估计是市民祭祀燃烧纸钱后,火还没灭,就已离开,结果引燃了小树和青草。他们立即捡了一根树枝,猛力扑打,才把火扑灭,后电话通知了墓园工作人员。

    对此,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在墓区内,最好不要燃烧纸钱,如要燃烧,须等火灭之后再离开。

    道公祭拜区内超度亡灵

    如今,市民的祭祀活动日渐文明,但仍存在一些封建迷信活动。

    在南宁市殡仪馆十二生肖祭拜区内,由于新安放了十二生肖雕塑,分散了祭祀人流。新修建的休息亭也充分发挥了作用,众多市民坐在亭里遮阳。在生肖“兔”雕塑前,一个唐僧打扮的人映入记者眼帘——“唐僧”手拿一道具,口中念念有词。原来这是一名道公,在为逝者超度亡灵。殡仪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封建迷信做法,是不提倡的。

    在普通祭拜区内,一位女士坐在树下吃水果,吃完后,随手扔在路上。记者看到,该祭拜区的地面上,有许多塑料袋、果皮、纸屑等垃圾,还有燃烧过后的纸钱、香烛灰。市民祭祀后,没有将祭祀物品带走,而是随地乱扔垃圾,影响了祭拜场所的清洁。

    祭祀小高峰迎来12万余人

    据自治区民政厅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统计,3月28日、29日两天,全区62个殡葬服务单位共接待祭扫群众12.4万人,机动车流量达1.88万辆。南宁市殡仪馆、青龙岗长安墓园、佛子岭公墓、四厦岭墓园的接待人数均超过6000人。由于3月29日是农历三月三,平果县天福殡仪馆的祭拜人数从28日的150人,激增到6100人。

    根据全区各殡仪馆、经营性公墓安放骨灰、安葬遗体的总量来估算,今年清明期间祭拜人数预计将会达到200万人,3月28日、29日两天的祭拜人数约为12.4万人,4月4日、5日、6日以及11日、12日,接待祭祀群众的压力巨大。自治区民政厅提醒广大市民实行错峰祭祀。(记者 唐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