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中心及展馆开放时间
(法定工作日)
上午:08:00 -12:00
下午:15:00 -18:00
查档及观展预约咨询: 0771-5852963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3:17来源(作者):
6月3日,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联席会议暨劳务合作论坛在南宁召开。在今年全球金融危机肆虐致使企业身处寒冬的特殊背景下,“应对金融危机,维护就业稳定”成为今年“9+2”劳务合作热议的主题。
支援企业以保就业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总数中99.5%是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中小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破产,直接影响劳动用工和就业稳定。ILO(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企业发展与就业促进方面的专家佐佐木聪认为,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应该带给中小企业更多机会,要为中小企业在贷款、培训、用工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援,以保护企业和劳工的合法利益。
香港劳动行政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针对中小企业在金融海啸全球经济下滑的情况下所面对的资金需要,香港及时推出新的信贷保证措施,协助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并透过提高市场推广基金的资助上限及出口保险保障,协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
澳门则针对抗御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援助计划、中小企业信用保证计划和中小企业专项信用保证计划等。同时,政府不断地优化面向企业的行政服务,为其发展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稳定就业形势。
新变化催生技能培训转型
目前,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以前的缺普工、缺技工变为只缺技工。抽样调查显示,广西返乡农民工中,普工占到了86%,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即使下岗了也能很快重新就业。这预示着职业技能培训将进入调整转型阶段。
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蒋明红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快餐式”培训已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的用工需求,今后职业技能培训战略性转型的思路是: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时段实行短、中、长相结合,适当提高培训补贴标准,延长培训时间,增加培训技术含量,增加培训技术型工种,提高技能鉴定发证率;对部分年轻、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农民工可安排进入技工学校学习,形成劳动力资源的梯次结构,既可缓解当期就业压力,又可为产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储备。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林王平建议,加快完善泛珠三角区域培训政策体系,探索建立互认互通、相互监督的技能培训管理制度,推广接力式培训合作,在输出地培训基本技能,在输入地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合力培养适应区域产业调整升级所需要的技能劳动力。
打造“永不落幕”跨省招聘会
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之间的就业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农民工的盲目流动。加快区域内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成为各方共同的心声。
蒋明红认为,建设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平台,关键是要建立全区联网乃至跨省区联网的就业信息收集发布机制,将就业信息收集网络延伸到企业,将就业信息发布网络延伸到乡村、社区,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
林王平表示,建设泛珠区域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平台,要进一步推广使用远程见工系统,打造“永不落幕”的跨省招聘会,提高区域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健全区域劳动力供求信息定期交流、综合分析和联动发布机制,共同引导泛珠区域劳动力按需有序流动。
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王明铮提出,要通过网络载体传递市场信息,使务工人员不出家门就能了解用工信息,实现网上应聘就业,同时还要提高劳动者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
福建、四川等其他省区劳动行政部门负责人也围绕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劳务合作、维护就业稳定等问题进行了经验交流和广泛探讨。
会上,9省区还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九省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平台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举行了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信息网站开通仪式。协议明确提出了要加快实现泛珠三角区域9省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互联和供求信息共享,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和维护、共同宣传和推广信息网络平台,以及建立合作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