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泛珠成员共谋旅游发展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3:17来源(作者): 

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洽谈会旅游合作磋商会10日在南宁举行。磋商会就加强旅游合作应对危机,共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业发展达成系列共识,并签署了《泛珠三角“9+2”旅游合作框架协议》。

 

    参会的“9+2”各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一致认为,泛珠三角区域要加强合作机制建设,加强信息互通,创造和共享更多优惠政策,共促旅游发展,建立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品牌。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在会上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9+2”区域,是中国涵盖面积最大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性旅游合作区,也是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发展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各种特种旅游,“9+2”各方都有明显的优势。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已迈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2006年,中国接待入境旅游者1.25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者4991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39.5亿美元,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

 

    但是,在快速发展之后,中国旅游业开始面临两大任务,一方面是要实现旅游业由规模扩张向效益提升的转变。祝善忠介绍,2008年中国入境过夜旅游者人均每天花费为186.18美元,一日游游客人均花费仅为47.52美元;国内游游客人均花费仅为511元人民币。“挖掘产业潜力、实现效益型发展,成为旅游全行业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中国旅游业要实现由资源竞争向综合竞争的转变。

 

    而在全球旅游业发展进程中,以实现“信息互通、客源互送、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区域旅游合作不断推进,成为各国和地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为“9+2”各方提供了启示。

 

    湖南省旅游局副局长刘之明认为,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要加强国内旅游合作。他建议“9+2”各方强化高层磋商,建立旅游局长联席会;深入旅游方面的专项合作,比如,旅游质量和品质保证方面、航运管理等方面,实现交通无障碍等;支持旅游企业的对接;打造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树立区域旅游品牌形象。

 

    香港特区政府旅游事务专员方舜文说,香港2008年接待的入境游客中有57%来自内地,其中泛珠三角区域的游客占8成以上。即使目前世界旅游业都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今年内地游客来港旅游的人数却在上升。泛珠三角区域的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互补性,香港期望和泛珠三角其他地区继续深入合作,共同培育“一程多站”旅游市场。

 

    “9+2”各方在磋商会上还相互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具体落实合作意向。如广东、海南、广西签署了《环北部湾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书》,就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和客源共享、消除旅游壁垒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

 

    祝善忠建议,“9+2”各方除了在传统的旅游领域外,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内旅游包机、旅游专列、自驾游、休闲游、生态游乃至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等新业态的全面合作与发展。同时,还要在完善无障碍旅游、鼓励企业深入开展市场合、推进投入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合作等方面开展实务性合作,进一步提升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加强与其他区域的旅游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