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中心及展馆开放时间
(法定工作日)
上午:08:00 -12:00
下午:15:00 -18:00
查档及观展预约咨询: 0771-5852963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3:14来源(作者):
种种迹象显示,曾令人谈虎色变的国际金融风暴似乎正与广西渐行渐远,而日前公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对此作出了有力印证。
自去年9月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央及时出台扩大内需投资的一揽子计划,包括中央政府两年内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带动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4万亿元。这一宏观调控举措在经济最灰暗的时刻力挽狂澜,成为推动经济探底回升的关键力量。
据自治区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15日,国家已陆续下达了4批扩大内需中央投资,其中我区已争取到5000多个项目约120亿元,是历年来争取中央资金最多最集中的一次。
分布在各重要领域的5000多个扩大内需项目的陆续开工,对我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建设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目前,第一批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3258个项目中已有2014个项目竣工。第二、三批项目正全面推进实施中,可在今年9月30日前100﹪实现开工建设。第四批中央资金正陆续到达,部分项目投资计划已分解下达到各市。
在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强劲拉动下,上半年我区GDP增长13.5%,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据统计,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1%,成功遏止了去年第四季度增速大幅下滑的势头。
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本身具有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带动了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为全区经济稳定发展夯实了根基。据统计,上半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9.08亿元,同比增长57.7%,增幅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2272.49亿元,增长58.6%,增速居全国首位。
因中央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些基础设施领域,因此也推动了我区在这些重点领域投资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区基础设施投资887.61亿元,增长1.02倍。其中铁路投资增长5.3倍,公路投资增长91.2%,水路投资增长24.8%,航空投资增长2.1倍。
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的陆续实施,还对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央投资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自主创新和物流振兴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了我区技改投资快速增长。据统计,上半年全区完成技改投资710.18亿元,同比增长106.4﹪。
此外,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还有一个重要成果,那就是有效解决了大量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国家安排我区的4批扩大内需中央投资中,保障性住房、农村饮水安全、中西部初中校舍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等民生项目占75﹪以上。据初步统计,利用4批新增中央资金,全区可建成廉租住房4.5万套;解决200万农村人口(包括46万户水库移民)饮水安全问题;开工建设农村户用沼气12万户;基本建成约2000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项目和8个重点中医院项目,195所农村初中和39所中等职业学习以及5所特殊教育学校项目、15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34148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等。
自去年年底中央出台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决策后,为确保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顺利推进,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全区各地各部门把紧急落实新增中央投资等扩大内需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郭声琨、马飚等自治区领导多次亲临工地考察指导各地项目建设情况。
与此同时,自治区各相关部门陆续采取各种配套措施,强力推进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建设。
在制度层面上,自治区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保证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落实中央投资项目提供制度性保障。
为确保中央投资项目按时顺利开工,自治区政府创新工作机制,定期开展项目联合审批活动,加快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到6月下旬,已开展了3次项目联合审批现场办公会,集中解决了项目规划、用地和环保等方面的问题。自治区发改委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分析会,及时收集信息、通报情况,分析投资和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交流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资金监管上,自治区专门下文,从投资安排、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项目单位必须设立专户,对中央投资实行专账管理,封闭运行,严防截留挪用、滞留不用和浪费建设资金,让每一笔钱都在监管视线内。
同时,自治区政府针对项目投入建立了项目监督检查机制,明确提出要将新增投资落实到具体项目建设中去,严禁将中央投资用于“高污染和高耗能”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项目,以及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项目等。自治区监察厅、发改委、审计厅等部门专门成立了中央投资项目督查组,对中央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按国家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以确保资金安全,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唐群峰 翁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