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交通建设进入"高速时代" 区域高速公路网络逐步成型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3:08来源(作者): 

    总投资高达123.9亿元的3个高速公路项目同日开工--在2009年的倒数第三天,广西以这种浓墨重彩的方式为一年来的交通建设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关人士分析,借扩内需东风,近年来广西一直作为优先战略发展的交通建设目前已进入"高速时代",尤其在高速公路方面,随着西南、中南、东盟、北部湾之间一大批高速公路的加快建设,一个以广西为中心的区域性高速公路网络正在逐步成型。

 

“超常规”速度推进交通建设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2009年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超常规"是最合适不过的选择。而作为自治区确定的三项优先发展的战略之一,广西的交通建设同样得到了"超常规"地推进。

 

    早在2008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就作出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的决定,加大对交通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和自治区主席马飚高瞻远瞩,均亲自对广西的交通建设谋篇布局。

 

    宏图之下,广西上下一心,共谋发展,掀起交通建设新高潮迅速得到有力落实。

 

    水路方面,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战略于2009年全面启动;铁路方面,2009年广西新开工12个铁路项目,建设里程1600多公里,总投资达1300亿元;高速公路方面,广西续建高速公路项目共10个,建设里程959公里,计划年内建成通车4个高速公路项目,计划开工的高速公路项目共14个,建设里程1437公里,总投资785亿元。

 

    此次新开工的3条高速公路,总投资超过123.9亿元,总里程217.46公里,其中岑溪至水汶高速全长30.11公里,桂平至来宾高速全长91公里,河池至都安高速全长96.35公里。3条高速公路设计时速均为每小时100公里,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在26米以上,工期也均为3年。

 

    至此,广西交通投资集团这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权经营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从成立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已开工高速公路14条,总投资达848亿元。

 

    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对此欣喜地评价:“广西交通建设已全面进入'高速时代'。”

 

区域性高速公路网络逐步成型

 

    高速发展、跨越式发展造就了四通八达的路网,广西的区域性枢纽作用也日益突出。

 

    作为广西交通建设的主力军,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已经先后开工建设14条高速公路。它们的建成,都将服务于"东盟"和"国内"两个市场。其中,百色-靖西高速公路将对加快构筑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进一步完善广西高速公路网布局,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靖西-那坡高速公路是云南通往广西沿海和广东、海南最便捷的公路通道;岑溪-水汶高速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纵1"龙胜(思陇)至岑溪(水汶)"的组成路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第七纵包头至茂名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同时也是交通部提出的“十射、六纵、五横、六条国际通道及三个环线”中的"第三纵"达州至茂名的组成部分,它对完善广西高速公路网结构,提高国家高速公路网的服务水平,构建广西、湖南、贵州与广东、海南及东盟的联系,加快构建"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现泛珠三角区经济建设的最终目标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广西已基本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各市、连通周边省和出海、出边的网络化目标,形成了东部沿海省区"西进"和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西南省市"东进"必经的高速公路网。广西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优势已跃升为中国连接东盟的国际大通道的优势。

 

    从前都说蜀道难。现在如果从天府之国的成都沿着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出四川,经贵州进入广西,绕过绿城南宁直达海边城市北海,原来需要走上数天的路程,现在只需要20多个小时就可以抵达美丽的目的地了。

 

    一位高速公路老建设者深有体会地说,十年前,清晨从广西的水上门户梧州坐车到首府南宁,路上要在宾阳县的黎塘镇过夜,第二天下午才能到达目的地,现在,全程只需4个小时就能到达。

 

    自治区交通厅厅长潘巍介绍,根据最新编制的建设规划,到2030年,广西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7530公里,形成横贯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区的"5纵8横8支线"高速公路网格局,基本实现县县都通高速路。届时,从南宁出发,一天之内就可以到达广州、长沙、贵阳、昆明以及越南首都河内,穿州过省轻松自如,自治区内的往来就更加不用说了。

 

坚持科学发展激发和谐社会效应

 

   “交通、交通,一有阻塞就不通”。广西在推进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正是因为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不断跳出旧体制束缚,才有了如此巨大的成绩,也因此激发出了和谐的社会效应。

 

    记者了解到,为切实解决项目融资难题,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通过争取金融单位支持、盘活现有资产、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多种方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高速公路建设。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广西特别关注少数民族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以交通事业大发展促进民族大团结。在规划上,重视少数民族聚集区发展,在网线规划上最大限度经过少数民族人口聚集区,打破少数民族地区交通瓶颈制约。如三江-柳州高速公路的建设,就填补了三江、融安、融水等柳北3县没有高速公路的空白。在用工用材上,也尽量向沿线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与当地政府签订优先使用农民工协议,帮助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更是优先采购沿线地区生产的建筑材料。

 

    此外,广西所有的高速公路建设都实施和谐征迁,施行"征地不能征走群众希望,拆迁不能拆掉群众利益"的理念,主动公示丈量结果、补偿标准、补偿金额,确保宣传发动到位、资金拨付到位、奖励机制到位、以情征迁到位,切实解决被征地拆迁群众的安置、就业及生活保障问题,确保被征地拆迁群众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发展有保障。

 

    好的道路就是通向财富的快车道。据测算,我国每亿元高速公路的建设投资,能直接带动社会总产出近3亿元。就广西而言,从南宁到桂林、柳州,从钦州、防城港到东兴、北海,从贵港到玉林到梧州、贺州,从百色到河池,从崇左到中越边境的凭祥,大量新兴产业群体无一不以高速公路作为依托,无一不以外向型经济作为主体。这些新兴的产业群体,不仅已经成为改造地方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和带动传统企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总经理韦勇球说,高速公路的远辐射能力和快捷舒适的运输环境,还促进了运输组织结构的改善和运输领域的拓展,带动了客运市场上铁路、民航等运输方式的竞争。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开发不断向纵深发展,老百姓将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他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将全面建成,广西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优势已跃升为中国连接东盟的国际大通道的优势,高速公路的发展更加大有可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