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建差异化营造 广西城市建设凸显“个性”化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3:04来源(作者): 

显山露水 依山而建 差异化营造

广西城市建设凸显“个性”化

 

 

  南宁“绿城”、柳州“百里柳江”、桂林“两江四湖”……广西“山青水秀地干净”的城市名片给国内外游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广西城市建设注意保留自然生态特色,显山露水,依山而建,坚持走个性化、差异化道路。

 

  南宁上演“双城记”

 

  退休后,家住南宁市心圩江附近的李先生曾苦于没有清静怡人的地方散步和晨练,如今这一愿望将要实现。最近政府正对心圩江进行大规模整治,眼前大片干旱荒芜的内河,将要变为碧波荡漾的综合性公园。李先生说,这里环境好了,空气清新了,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南宁市城市环境改善工程利用亚行贷款项目的子项目之一。按照规划,上游将打造成南宁首个生态湿地景观区,下游建设的心圩湖公园将是西部地区的一个大型市级综合性公园,沿江4.4公里景观塑造城西“绿色走廊”。其中,心圩湖公园预计年内完工。

 

  南宁位于西江水系最大支流——郁江干流的中下游河段上,石灵河、石埠河等18条内河纵横交错于城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和丰富的城市内河水系。为改变“见江不见景”、“有水不亲水”的景观缺陷,南宁市将投资300多亿元,加快“一江四湖”即邕江、南湖、相思湖、心圩湖、五象湖水系建设,建成南湖、相思湖、心圩湖三大河湖主题公园,推进南宁市“中国水城”建设。同时,加快建设“百里环城森林生态圈”,在市区开展“大种树、种大树”活动,2010年将种植260万株树木,营造山、水、绿、城、人和谐共处的城市人居环境,创造独具魅力的“中国绿城”和“中国水城”双城形象。

 

  城市建设“差异化”

 

  广西基本上每个城市都与水结缘,南宁有邕江,柳州有柳江,桂林有漓江,梧州有西江,百色有右江,崇左有左江,来宾有红水河,还有北海、钦州、防城港等直接与大海相邻,城市建设如果不好好挖掘和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为此,广西实施“差异化”城市建设,做足“水文章”。除南宁加快“一江四湖”水系建设,桂林完善“两江四湖”、柳州打造“百里柳江”生态休闲景观带外,各城市都动足了脑筋。

 

  钦州市为突出滨海城市特色,将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由原来的主城区“一城一港”单中心,向“主城区—钦州港工业区配套生活基地—港区”多中心带状组团格局转变,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的宜居城市将呈现于广西北部湾之滨。

 

  边境城市凭祥,为增加凭祥河的“灵气”,去年11月中旬以来,相继投入700多万元,对市中心的凭祥河段进行亮化。进一步精雕细琢城市形象,着力打造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丰富民族特色、鲜明边境特点、边境现代化的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

 

  开门见绿 出门踏绿

 

  做足“水文章”的同时,广西还做好“绿文章”、“树文章”和“山文章”。梧州、玉林等市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贺州市提出建设“森林之城、田园都市”。

 

  而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南宁,早在2005年就完成了《南宁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这份规划明确提出,南宁将通过“一水”、“二山”、“二环”、“二网”、“六保护区”、“十森林公园”、“二十生态主题园”等项目的建设,大力构建城乡一体城市森林体系。

 

  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宋继东表示,广西将加强城镇绿化建设,开展住宅小区、庭院和城镇内江河湖岸线绿化,加强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建设,营造开门见绿、出门踏绿、半城绿树半城楼的宜人环境。

 

  据了解,广西从2006年9月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城市“五乱”现象得到了有效整治,城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去年9月起,广西又用3年时间在全区开展城乡风貌改造,以改造“竹筒房”为重点,结合城乡市政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改造,加快形成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碧水红瓦,民族和地方特色凸显的壮乡建设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