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普查 明年2月完成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2:59来源(作者): 

  广西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等因素,是全国7个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目前已查明的各种地质灾害点有5600多处。为进一步查明地质灾害状况,自治区政府近日决定在全区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普查工作。

 

    到底哪些地方最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应该做什么样的防范措施?为了做到心中有数,自治区政府近日向全区下发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普查工作方案,要求各地结合汛情变化、气象预报等因素,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普查范围为全区所有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城镇、乡村、医院、学校、集市等人员集中地,重要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沿线和重要工程建设活动区等。     

 

    自治区政府要求各地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重新复核、调整、补充、完善。二是开展地质灾害易发区全面普查。以自然村(屯)为单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调查,查明受威胁户数、人数,特别是要查明严重受威胁户数、人数,填写调查表,以行政村或人口比较集中的自然村为单位,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三是开展铁路干线、二级以上(含二级)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规模、类型及危害程度。前两项工作要求在2010年8月20日前完成,第三项于2011年2月底前完成。

 

    同时,普查还将坚持边排查、边防范、边治理的工作原则,即对确定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新的隐患点的,要同步完成监测管理各项制度,建立详细档案;在地质灾害隐患集中分布区建立预警发布系统,对重点隐患区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明确报警信号和转移路线,明确避险地点;对隐患严重必须撤离的,要坚决搬迁避让,对必须治理的,要采取措施紧急处置;当出现险情时,防灾责任人要及时组织群众转移避险。为确保普查全覆盖,不留死角,各市、县(市、区)、乡镇领导将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各村委会干部具体负责本村屯的调查工作。(记者唐正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