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中心及展馆开放时间
(法定工作日)
上午:08:00 -12:00
下午:15:00 -18:00
查档及观展预约咨询: 0771-5852963
发布时间:2012-02-21 10:32:58来源(作者):
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逐步建成,中国—东盟交流往来蓬勃发展,广西边防坚持“服务为先”,创新观念、创新手段、创新体制机制,为旅客服务,为祖国西南边疆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力构建了面向东盟的畅通口岸。
——创新观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广西位于祖国的南部边疆,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共有陆、海、空、内河等四种类型口岸28个,口岸类型齐全。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和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广西迎来了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口岸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出入境流量快速增长,边检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广西边防创新观念,以服务地方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为己任,换位思考,主动服务,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年8月25日至29日,中越青年大联欢在广西举行,作为中越建交60周年和中越友好年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活动共邀请了越南58个省、5个直辖市近3000名青年代表及来自我国内地的青年代表共3.2万人参加,因为出入境时间较为集中,口岸通关压力前所未有。
根据越南代表团出入境时间集中、口岸通关速度要求高、安保工作任务繁重的特点,广西边防创新推出了分团预检预录、分组编号检查的快速检验模式,通过对主办方提供的代表团成员护照证件进行分组编号,提前录入人员信息,平均检验一名代表团成员不超过20秒,检验速度比平时提高了2倍以上,有效提高了通关效率。东兴边检站借助这一检查模式,不仅以33分钟的通关时间圆满完成了682名越方代表团成员的入境检查任务,还保证了口岸正常通关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成功为中越青年大联欢活动“保驾护航”只是广西边防近年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祖国西南边疆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每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一大盛事,博览会期间,出入境人数多、嘉宾规格高,这给边检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但是广西边防服务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实现基本零差错,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赞扬。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永久落户南宁,特别是2006年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10国领导人相聚是广西历史上举办过的最高规格的国际性会议。
2006年,“中国—东盟领导人峰会”期间,文莱国王未持有任何证件来邕参会,按照规定应阻止入境,南宁市边防检查站从大局出发,经请示后,采取先入境后补办手续的应急措施,给予放行。类似的应急事件,在每届博览会期间边检人员都要遇到。
南宁边检站站长林期介绍,为圆满完成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边防检查工作,南宁市边防检查站不断摸索、改进勤务方式,提高通关效率,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大型国际会议的边检执勤定式。一是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专项培训;二是主动介入,建立联动机制。针对博览会期间,各国政要人数多、级别高的特点,提前制定预案,专门成立重要宾客出入境检查小组,与有关单位建立专门联系渠道;三是主动服务,密切协同;四是主动解决问题,为与会人员营造和谐的通关氛围。
记者了解到,6年来,仅有30多名基层检查员的南宁边防检查站,坚持人本、专业、安全的服务理念,开展博览会出入境专项勤务,为东盟10国400多架包机、专机以及70多位东盟各国领导人、近6万名出入境参会宾客提供高水准服务,广受赞誉,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先进单位”。
林期说,服务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南宁边防检查站勤务工作没有发生任何差错事故,执勤官兵没有受到任何投诉,圆满完成了博览会期间出入境边防检查任务。
——创新模式,以优质服务展现“国门卫士”风采
友谊关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我国通往越南乃至东南亚最大、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各国代表团入出境重要通道。
2009年4月8日,以泰国驻河内公使他瓦猜.库批伦为代表的泰国驻越公使暨商人代表团一行44人,从友谊关口岸入境到广西考察。友谊关边检站提前与越方磋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代表团的边防检查工作。他瓦猜.库批伦由衷地赞叹说:“中国的通关速度很快,服务也是一流的。”
友谊关边防检查站站长谢义平介绍,目前友谊关站检查一本护照的时间不超过45秒,其中港澳旅客不超过15秒,检查一名预录后的旅客不超过8秒,检验一本边民证不超过10秒,处理一般勤务问题不超过30分钟。
谢义平说,为了实现通关的高效快捷,站里定期举行专题讲座和专业培训,并组织编写了《边防检查服务范本》和《边防检查执法范本》。
通关仅仅快捷还不够,还要优质,为此站里提出了优质服务“十点”目标,即微笑多一点、心情好一点、眼神亲一点、嘴巴甜一点、形象美一点、动作快一点、检查细一点、干劲足一点、帮助勤一点、服务精一点。
“2009年3月19日,边检站为台湾乡林集团董事长一行3人提供了热情、优质服务,3人感动地与值班领导握手致谢;4月3日,检查站主动靠前服务加纳籍专家一行3人登机,加纳籍专家激动的说:‘你们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中国边防警官的热情,我们似乎回到了家……”这是桂林边防检查站的工作日志,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桂林口岸是展现我国“国门”风采的另一重要口岸,2008年服务国际游客51万人次,国内外游客300多万人次。桂林边防检查站副站长金敏介绍,为了提高边检服务质量,站里开创了便利通道、临时通道、优先通道、移动通道四种服务模式。比如,通过便利通道,急救车可以直接开到飞机下,为救援赢得时间;通过优先通道,一些晚点的旅客,在不影响其他旅客正常过关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过关。
——创新机制,建立“服务为先”的机制保障
如何使高水平的边检工作具有可持续性,真正把边检机关变成服务机关,是当前边检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对此广西边防结合所处的地域环境和口岸特点,正确处理服务和管控的关系,创新机制,逐步形成了具有广西特色的边检服务管控体系,为高质量边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首先,结合口岸类型特点,强化服务定式养成。针对广西口岸类型多、勤务组织形式差异大的特点,广西边防在服务的内容、方式、方法上进行探索,切实做到勤务规范和服务规范密切融合,不断推进边检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努力实现“让每一名服务对象在任何时间、任何岗位都能得到同样优质高效的服务”。比如,南宁边检站结合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和会议举办期间专(包)机多、要客多、代表团规格高等实际,制定了组织严密、热情高效、沟通顺畅的专勤服务定式;北海、钦州、防城等口岸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推出了“延时服务”“诚信服务”和“流动服务”等服务定式,及时跟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地领导称赞边检站是口岸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护卫舰。
其次是突出陆地口岸特点,建立跨境服务新体系。广西与越南相邻,为此广西边防把与越南边防部门之间的良好协作关系,作为促进双边往来的着力点,共建和谐、高效的对外服务平台。针对公民境外受阻、伤病员紧急入境治疗等情况,广西陆地口岸边检站积极与越方会晤磋商,建立警务合作、定期会晤等机制和联络员制度,定期通报双方口岸入出境检查管理情况,及时协调处理出入境问题,形成了“边境事务经常性会晤、紧急情况联动配合、涉外情况及时通报”跨境服务新体系,做到了无论是在口岸开放期间,还是闭关后,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为因紧急情况出入境的人员提供最为便捷的通关服务,实现了边检服务向境外延伸,形成了边境事务经常性会晤,紧急情况联动配合,涉外情况及时通报的良好局面。
3年来,正是借助这一成熟的跨境服务体系,广西陆地口岸边检站先后为295名重症病人和1700多名受困境外中国公民及时办理了通关手续,对此自治区领导多次给予表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