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打造中国—东盟中医药民族医药合作高地
发布时间:2012-04-11 15:30:52来源(作者):
作为中国中草药资源大省和中国对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广西积极推动中医药民族医药千亿元产业发展,致力打造成为中国中医药民族医药面向东盟对外合作交流的新高地。
由中国中药协会、玉林市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等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中医药博览会10日在广西玉林市开幕,吸引来自东盟国家、中
国30个省区及港澳台地区的10余万药商前来寻找商机。
已连续4年参加玉林药博会的泰国李万山药厂展位负责人廖建英告诉中新社记者,企业通过参会,了解到大量中国与东盟中医药行业信息,拉近了与中国药企的交流。更令其受益的是,提升了泰国药材的知名度,企业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路越来越好。
中共玉林市委书记金湘军称,目前,中国中医药博览会已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药材药品贸易会和文化交流促进会。玉林作为中国药材之都、中国三大中药材集散市场之一,将把中医药产业发展成为超百亿元新兴战略性产业,打造成泛珠江三角及泛北部湾经济区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和中国—东盟中医药、民族医药药材集散地。
广西拥有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现有中草药物种4623种,居中国第二位。广西药用植物园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药物资源保存基地,享有“亚洲第一药园”盛誉。以壮瑶医药为代表的广西民族医药产业基础雄厚,正骨水、云香精等30多种中成药已形成品牌,行销海内外市场。
近年来,广西鼓励和支持中医药等行业领域的骨干企业“走出去”,并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百色靖西药市,建立中国—东盟传统医药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等,与东盟国家在卫生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广西提出,力争2020年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形成特色优势突出、在全国及东盟有影响力的临床医疗、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三大体系,成为全国中医药民族医药面向东盟对外合作交流的新高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