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中心及展馆开放时间
(法定工作日)
上午:08:00 -12:00
下午:15:00 -18:00
查档及观展预约咨询: 0771-5852963
发布时间:2012-07-10 10:01:33来源(作者):
为期近一个月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7月6日晚在北京落下帷幕,评奖结果同时揭晓,广西壮族自治区参演剧目《桂花雨》大放异彩,喜获会演最高奖——剧目金奖,并囊括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音乐、最佳舞美、最佳演员、最佳新人、演员奖等单项奖,广西代表团荣获优秀组织奖。获奖数量之多、项目之全、成色之足,创下了广西参加历届全国少
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纪录。
据广西日报报道,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国家级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是我国少数民族文艺发展最高成就的集中展示,今年共有41台剧目、6000多名演职员参加此次会演。由广西歌舞剧院排演的大型原创民族音乐剧《桂花雨》,于6月21日、22日在北京天桥剧场连演两场,展示广西浓郁的人文风情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受到首都观众的热捧和专家评委的好评。
《桂花雨》讲述了一个关于守候、执著和承诺的情感故事。以“九妹”“漓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在对“桂花”“山虎”上一辈人信守诺言的感慨中,萌动了对理想、信念、道德和爱情的思索。“拉拉手,一辈子,不给走……”一句承诺,两代人的坚守,跨越60年的爱情传奇,《桂花雨》把壮民族诚实守信的精神特征和坚韧执著的优秀品质,成功地展示在舞台上,把中华优秀民族精神散发到观赏者的心灵深处。“这个年代太需要承诺,太需要这样的音乐剧了!它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反思,让我们懂得守信,让我们看到民族的魂!”北京观众冯云喜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吸取了丰富民族音乐元素的《桂花雨》以其浓郁的壮乡风格,在会演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水墨风格的烟雨漓江,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情趣盎然的壮家山歌,绣球、西街、风雨桥等原汁原味的广西元素营造出如梦如幻的壮乡风情……业内人士认为,该剧将广西民族特色与现代歌舞元素完美结合,创新了民族艺术和地域文化的表述方式,是广西继《刘三姐》之后又一部成功的民族音乐剧。
《桂花雨》由广西本土文艺家担纲创作,改编自广西著名剧作家、“文华导演奖”、“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得者张仁胜的剧作《桂林故事》,由广西已故著名作曲家傅磬作曲,由广西壮族优秀青年演员杨洁担任主演,同时特邀了国家一级编剧安荣青、著名音乐人程远、青年音乐剧演员赵宇等国内优秀艺术人才参与创作,实现了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更有利于出精品、带队伍、扩大演出。该剧历经数载磨砺,在艺术上更趋成熟。为了以最佳状态参加本届会演,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民委的关心支持下,主创人员全情投入,对剧本、音乐、舞美等各个环节细心打磨、精益求精,充分展现壮乡人文之美。
投入的是真情,磨出的是好戏,《桂花雨》在京演出大获好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组委会评价该剧: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传统美德,故事内容生动感人,情节结构完整流畅。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画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民族报、中国新闻网、北京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演出情况进行了报道。在会演组委会主办的网上评选活动中,320多万网民投票,《桂花雨》获得257万票,当选“群众最喜爱的剧目”。
广西有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近年来,广西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借鉴和吸收多种舞台表现形式,赋予了民族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八桂大歌》、《妈勒访天边》、《大儒还乡》、《天上恋曲》、《碧海丝路》、《壮锦》等舞台艺术精品迭出。这些作品植根广西,吸收了八桂民族民间文化的丰富养分,表现了广西各民族心灵诉求,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鲜明的地域特点,又极具现代气息和艺术水准,成为弘扬广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精神、展示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了振翅腾飞的新契机,广西广大文艺工作者将继续“改革不止,创作不断,演出不停”,用更加丰富、更加精彩的舞台作品,谱写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盛世华章!(秦雯)
查阅中心及展馆开放时间
(法定工作日)
上午:08:00 -12:00
下午:15:00 -18:00
查档及观展预约咨询: 0771-5852963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
地址:南宁市青秀区星湖路北一里三号,邮编:530022
工作邮箱:zzqdag@gxi.gov.cn
联系电话:0771-8808361(局) 0771-5086391(馆)
广西档案信息网投稿信箱:gxdaxxw@163.com
《广西档案》杂志投稿邮箱:gxdaz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