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江区“三举措”推进精准扶贫档案工作

发布时间:2017-12-29 09:41:12来源(作者):金城江区档案局 梁月娟

 
    金城江区坚持把精准扶贫档案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认真落实自治区、市级关于做好档案管理的各项要求,建立健全区、乡、村、户四级档案管理工作机制,采取三级联动,资金保障,以点促面三个举措,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档案工作。
    一、领导重视,三级联动
    金城江区高度重视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成立有由1名区委常委任组长,区档案局局长、区脱贫攻坚指挥部驻组副组长为副组长的区精准脱贫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区脱贫攻坚指挥部驻组人员包干督导乡镇工作方案》,指挥部分成11个督导组,对全区的区、乡(镇)、村三级扶贫档案建档工作进行督导,多方联动,密切配合。不仅要求督导组负责检查督导,更要求对乡镇、村档案材料进行归档指导。该区的处级领导分片包村,对所联系村屯的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具有直接的责任。通过执行“责任连带”制度,有效督促指导了各乡镇、行政村的档案材料整理收集。通过召集区直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落实责任,细化分工,协作配合,将精准扶贫档案归档清单细项内容逐一分配到相应的职能部门,通过“划分责任田”的方式查缺补漏,确保每一项归档目录清单均有牵头单位主抓,有配合单位协助收集。区直后盾帮扶单位主要领导向区委、区政府递交“承诺书”,倒排工期,压实责任,承诺在限期内协助指导联系乡镇和村屯,做好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工作。还制定了《乡镇、贫困村精准扶贫归档工作指导安排表》,要求各乡镇、贫困村按时间安排分批次到区脱贫攻坚指挥部接受“一对一”指导教学。另外,该区还安排档案组指导员分赴部分乡镇开展现场指导。使之尽快掌握精准扶贫档案的整理方法,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
    二、经费保障,招才揽俊
    为确保扶贫档案工作正常运行,金城江区拨款106.4万元作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前期经费。其中65万元为区本级档案室办公及聘用人员经费,并安排了一间80平方米办公室用房作为扶贫档案室,档案室内新购置了66组铁质档案柜,三台空调、办公桌椅、电脑、档案盒、办公用品等均已配齐,档案室制度、档案整理流程等制度上墙,扶贫档案“有家可居”。此外,还为每个乡镇配备1万元、每个贫困村3000元、非贫困村2000元作为前期档案工作软硬件配备经费,现全区11个乡镇均已建成专门档案室,128个行政村均有专门铁质档案柜和铁门铁窗,精准扶贫档案的 “硬件”基础得到保障。有效促进了全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为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该区还为扶贫档案专责组及6个乡镇争取到28名暑假期大学生志愿者,协助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现全区共有专兼职扶贫档案人员149人,其中村级信息员(档案员)128人,乡镇级信息员(档案员)15人,金城江区级6人。截止目前,区本级已对三级信息员(档案员)开展培训2期,培训人数达625人次,对全体信息员(档案员)进行了岗前考试,对考试合格人员颁发了上岗证。并对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考察学习及业务交流,以确保全区扶贫信息员(档案员)队伍规范、专业、稳定。
    三、以点促面,强化考核
    2017年上半年,区委书记覃生贤、区长曾朝伦率考察组到田阳县和陆川县考察扶贫档案管理经验,考察结束后确定把六甲镇政府和该镇的坡维村开展乡、村两级档案材料试点。档案局负责指导并整理了六甲镇的扶贫档案766件,其中综合管理类71件,精准识别类72件,精准施策类448件,精准脱贫类73件,照片102张。坡维村档案280件(卷),其中综合管理类18件,精准识别类68件,精准施策类66件,精准脱贫类22件,2016年脱贫户档案56卷,退出户档案50卷。试点工作完成后,召开了全区扶贫档案管理现场会,组织各乡镇、村及后盾帮扶单位到试点学习观摩,推广六甲镇和坡维村在试点中取得的经验和做法,为各乡镇、各村档案收集整理提供参考模板,确保档案整理规范化、科学化。目前全区11个乡(镇)、128个行政村已根据自治区档案局《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桂档发〔2017〕14号)、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县(市、区)精准扶贫档案归档清单》标准完成了2016年档案的整理工作任务。其中区本级规范整理了区级文书档案1580件,其中综合管理类439件,精准识别类255件;精准施策类768件,精准脱贫类118件;照片档案417张,光碟1张。并顺利通过了市级档案验收。
    同时,为确保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做到科学、规范、详实,金城江区实行分工责任制、单位责任制,执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并与各乡镇、各区单位签订责任状,将扶贫档案管理纳入金城江区脱贫攻坚工作绩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年度考核挂钩,与单位的年度绩效考核挂钩,充分发挥绩效考评在扶贫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激励作用,杜绝假数字、假佐证、应付了事等现象,确保扶贫档案精准,经得起历史检验。